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更好推动我市“工改”、治水工作高质量发展,1月20日,中山市组织市厅级老干部开展“工改”、治水专项调研。市厅级老干部谢明仁、郑金钻、吕伟雄、吴锐成等参加调研。副市长陈晖东出席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水务局局长黄宇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黄杏玲,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戈,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陪同调研。



在调研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时,老同志从改造规模、整体规划、资金来源、产业引进、项目效益等多个方面了解项目改造情况。据介绍,该工改项目采取整体规划、连片改造方式,改造总面积达3041亩,引入智能制造、智能家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产业,以“周转金+工改基金”为杠杆撬动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难题。目前已动工建设项目18个,新签约优质亿元企业16个,新引入深圳企业1个,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800万元收入。



通过实地察看和交流,老同志对我市“工改”、治水工作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对三年来的工作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这两场攻坚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继续狠抓产业配套和项目落地建设,为奋力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懈努力。

市委原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碧群:这次调研第一直观感受很震撼。三年前,我们来大岑工业区看见的大都是杂乱、低矮厂房,道路狭窄,当时第一时间见证了“工改”拆建现场。今天来看大岑工业区变化很大,到处是规划整体、高大气派的现代化工业厂房,而且以自有厂房为主,这是大岑工业区“工改”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
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海:实践证明中山“工改”是完全正确的。整个工改过程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政策,全市上下工作非常到位,目前已经看到成果,相信中山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
中山军分区原政委成世汉:“工改”以来黄圃镇变化很大,工业区现代化厂房林立,河涌水质好,生态环境好,说明市委市政府“工改”、治水两大攻坚战是正确的,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黄圃发布编辑部
编辑:高丽琳 黄耀燃
责编:苏文立
编审:洪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