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榄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团队成功开展一例经门-腔静脉间隙入路,行肝门区转移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精准微创治疗,并且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使微创肿瘤诊疗技术再添新特色。
68岁的张姓老人,因“直肠癌复发肝转移综合治疗”10余年,肝内病灶较前缩小,但肝门及腹膜后转移瘤较前增大。药物治疗不敏感、且位置深、治疗难度大,继续发展可能产生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业内同行认为放射性粒子是一种治疗选择,因市内只有小榄人民医院开展此技术,遂推荐患者来该院治疗。

该院肿瘤内科团队对患者病情及相关检查,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及充分的讨论,因肿瘤位置比较特殊,被上腔静脉、腹腔干、门静脉等大血管包绕着,治疗难度就好比经过丛林弹雨,直达敌军司令部,对治疗技术要求非常高。针对在腹腔深处的转移瘤,决定选择经门-腔静脉间隙入路,行肝门区转移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该院肿瘤内科邢世江主任及李新副主任医师,在术中反复对比肿瘤位置,确保不能穿刺到周围大血管,精准调整进针角度,凭借娴熟的粒子植入操作技术,很快便为张姓老人成功完成了手术,仅留下针眼大小的创口。术后患者无诉不适;术后第二天,患者自我感觉肝区的胀痛感较前好转,并露出久违的笑容。
邢世江介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简称为“粒子植入术”)是通过影像学引导(CT等)将具有放射性核素的粒子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进行精准高效的放射治疗,因此也称为“粒子刀”。临床上主要用到的放射粒子是碘-125,它可以持续发出低能量的γ射线,干扰肿瘤细胞分裂、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这是一种精准高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既能保证对肿瘤有效的杀伤,又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器官损伤很小,大大减少了治疗的副作用和患者的痛苦。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经其他治疗局部效果不佳,病灶比较局限的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尤其对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肿瘤引起的淋巴结、骨、器官转移灶具有较好的疗效。
至今,小榄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已为上百位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作为市内唯一可开展此项技术的机构,此项技术的成熟开展,进一步丰富了肿瘤治疗手段,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造福于广大肿瘤患者。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