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续航!90后医生两次捐献骨髓救人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秋爱 发布:2023-08-04

近日,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黎裕明的献血预约电话。原来,黎裕明在工作中获知这段时间天气酷热,献血人数减少,而临床用血并没有减少,血液供应较紧张的情况,就打电话过来要预约捐献血液。听到黎裕明焦急的语气,该血站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他已经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了。”

为救患者,他两次捐献骨髓

黎裕明是南区医院的一名90后儿科医生。至今,他依然记得在2019年11月,一通电话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您好!我是中山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您还记得之前登记过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吗?这里有一名患者的初筛与您匹配上了。”他没有犹豫当即就同意了捐献。捐献后的每一天,黎裕明都在牵挂着那个素未谋面却与他血脉相连的患者,每天都在祈祷着他能早日康复。

黎裕明收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通讯员 供图

然而,在捐献后的半年,黎裕明突然接到了市中心血站的电话,告知受捐者病情反复,情况十分危急,希望他能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救治患者。在家人的支持下,2020年5月他又再次为这名白血病复发的患者捐献了淋巴细胞,再造生命的奇迹。

让黎裕明义无反顾地加入中华骨髓库要从2012年第一次献血时的经历讲起,那时他还是一名大学生,因为参加医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认识了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黎裕明发现这位小女孩总是笑眯眯地样子,在病情稳定的时候还常常帮助同病房的其他患者,后来才知道她来自一个困苦的家庭,黎裕明当时就被这位在家庭困苦和疾病的重重考验中依然坚强乐观、乐善好施的小女孩深深感动了。“比起身处逆境的小女孩,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美丽的校园上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多么的幸福!难道我不更应该为社会作贡献吗?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黎裕明决心去献血,以另一种方式去救人。

有一天,黎裕明得知这位可爱又坚强的小女孩因身体血小板功能低下病情危急,但因医院血小板库存紧缺,不能及时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立刻去捐献机采血小板。小女孩输注血小板后,病情得到控制,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后来黎裕明及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和这位小女孩成了好朋友,小女孩对他们说:“我要好好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等我康复之后,我也要加入志愿者服务团队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名医生,他至今坚持每年去献血

直到多年以后,黎裕明仍然为自己当年的行动感到自豪,因为一次志愿者服务中偶然的一次血小板捐献经历,成功地挽回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生命,让大爱成了一场双向的奔赴。在2017年10月,刚到中山工作不久,他就留取了8毫升血液标本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黎裕明为救人完成两次捐献。通讯员 供图

也许是因为在刚步入医学殿堂时有了这段经历,使他对生命的轻与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黎裕明立志成为一名好医生,他也坚持每年去献血,至今已经成功献血43次。黎裕明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捐献造血干细胞只不过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去挽救患者生命,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目前临床上近百种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配型的成功率仅有数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作为一名医生,黎裕明非常清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当初,家人和朋友对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很担心。为了消除家人和朋友的顾虑,帮助他们消除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盲区,他从中华骨髓库下载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捐献流程和一些捐献者的视频分享等,让家人和朋友一起了解捐献的整个过程,当他们了解到现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是无损健康的,就很快消除了顾虑,并大力支持他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每多一位志愿者加入,血液病患者获得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重生的希望也会增大。黎裕明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众,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对身体也没有影响,他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他常说:“自己两次捐献只是挽救了一个人,但是大家一起努力就会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让更多的生命得到救治。”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黄凡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红包、“显眼包”就位!周日见!
24755人浏览   2025-09-05
全市停课!中山台风预警再升级
17507人浏览   2025-09-07
这场“生命保卫战”超过30天……
16499人浏览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