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我们在濠涌种下一棵“阅读树”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书香中山 发布:2023-05-06

古树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桑梓之“根”;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是文脉之“根”。一树一时节,每个节气都有各自的色彩与斑斓。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依节气而作,随气候而转。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5月5-7日交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应万物之势、赏节气之美,为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二十四节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助力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立夏”节气期间,由中山市阅读促进会指导,沙溪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等主办,沙溪镇濠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承办,沙溪镇濠涌小学等协办的【悦读•寻根】中山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二十四节气”——“立夏”主题活动在沙溪镇濠涌村大同文体广场成功开展。

分享一本好书,种下一棵阅读树,二十四节气相伴,收获丰硕的果实。活动开始,30名小学生整齐有序的坐在林荫大树下,聆听来自濠涌小学的主持人王宇辰同学现场为大家介绍本次阅读分享的活动特色以及精彩内容。

 

 

春去夏犹清,书香伴同行

 

接着,来自濠涌小学的王德春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授课老师,手捧《中国名画家全集·方人定》书籍,为学生们讲授了岭南画派人物画巨匠方人定先生崇尚革故鼎新、博采众长的艺术人生以及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

随后,濠涌小学的黄丽钏、尹钥雯两位同学先后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体会,绘声绘色地讲读使现场的学生们沉浸其中。

为更好地丰富小学生的文艺生活,进一步发掘和培养综合素质强、具有优秀才艺潜能的新苗,本次活动特意请来濠涌小学的王钰棋同学现场演讲“半截皮带”的故事,余善借同学现场演讲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两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演讲带领大家回望祖国的历史长河,感受到中华大地上的动人悲歌。此情此景,大家心里都有感而发:珍惜现在,努力学习,让祖国为我们骄傲!

 

接着,参加活动的学生们纷纷来到大榕树下的石台前,欣赏沙溪镇书法协会副会长、中山市枕云艺术培训中心郑锡涛老师用书法五体书写的“立夏”书签和诗意团扇,从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学生们走过静谧的乡村小路,来到了濠涌方氏名人馆(慕榕方公祠)。王德春老师介绍:馆内展示着42位濠涌村乡贤的光辉事迹,这里有学有大成的学者;有投身革命的志士;有造福桑梓的侨胞,有勤奋好学的年轻学子,他们是濠涌村世代相传的楷模,是学生们值得不断学习的好榜样。

 

本次活动,把全民阅读与乡村人文研学相结合,借着节气之美、林荫书香和名人文化,让大家邂逅在濠涌村别春迎夏、万物繁茂的街衢巷陌中。


编辑   廖薇  二审  谢琼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315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