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将至,市人民医院本周六将举办讲座+义诊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发布:2023-03-01

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记者今天了解到,为大力宣传听力残疾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社会各界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的社会氛围,市人民医院将于本周六开展“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义诊活动。

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傅敏仪介绍,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高,约1‰-3.7‰。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起发现听力障碍的主要手段,建议新生儿都应接受听力筛查。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发育,重度度以上听力障碍,如没有效手段干预,患儿不可避免将成为聋哑人。目前,只要有中山居住证者均可接受免费筛查。市人民医院可提供耳声发射(OAE)和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针对复筛未通过的患儿,人民医院听力诊治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先进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其中,该医院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居全市首位。

“在市人民医院出生的孩子,住院期间,出生后2-5内接受新生儿听力初筛,如孩子由于特殊原因未能进行听力初筛,家长应在孩子0~3月龄内,尽快到医院耳鼻喉科听力中心接受听力筛查排除听力障碍以免影响言语发育。”傅敏仪介绍,该院平均每年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筛查约2500至3000例。

傅敏仪表示,该科每年还收治大约200至3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患者听力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可伴有耳鸣或眩晕。现在,突发性耳聋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上班族中,睡觉晚、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休息不好的女性很容易发生这种病,突发性耳聋经治疗80%以上可以恢复正常,治疗越晚,恢复几率越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听力。

平时哪些行为习惯会造成听力损伤?傅敏仪表示,经常戴插入式耳机,常用硬物掏耳朵,误服耳毒性药物造成药物性耳聋等。当感冒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中耳炎患者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据悉,该院平均每年接诊因中耳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约300至500例。

傅敏仪建议,市民科学用耳需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四要:一要在噪音环境下使用耳塞,二要定期检查听力,三如需要,请经常佩戴助听器,四如有耳部和听力问题,及时就医

四不要:一不要把棉签、油、棍子或别针塞进耳朵,二不要在脏水里游泳或洗澡,三不要分享耳机或耳塞,四不要听大声的声音或音乐。

据了解,此次义诊活动时间为3月4日上午9:00-11:00,地点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杨郭恩慈大楼一楼门诊大厅。活动内容包括专家教授现场义诊,耳聋、耳鸣、眩晕免费咨询;免费检测耳聋基因检测(符合听力学要求,名额不限);免费纯音听力测听10人;免费体验助听器验配、耳鸣声治疗一次(限5人);人工耳蜗植入咨询。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台风预警降级,明天复课!
73725人浏览   2025-09-08
全市停课!中山台风预警再升级
28469人浏览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