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出现躯体病痛,大多能找到对应的"有形”病灶,比如伤口、局部的肿胀、胸片提示肺炎等等,这些有形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躯体病痛的严重程度和转归。那么,精神心理问题呢?比如焦虑导致的注意力增强、抑郁导致的感知迟钝等等,是否也能找到一些“有形”的指标,来呈现它们,以便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干预它或者调控它们?
有!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一种可视化的实时脑神经自主调控训练!
▲团体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
▌什么是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又叫植物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该技术借助电子传感器无创地监测生理信息,比如脑电、肌电、皮电、眼动电图、心电、皮温等等,并将相关信息转化为图像或声音信号,反馈给受试者,将正常情况下无法被意识到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的影响内脏活动、腺体分泌和大脑活动本身。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作用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个体的情绪状态、行为反应模式、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均有改善作用,对于一些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如口吃、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适应症
1.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恐怖症、心因性失眠,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
2.与紧张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等。
3.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言语障碍等。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禁忌症
1.头皮或信号接收部位有局部感染的患者。
2.兴奋不安,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
●注意事项: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是一项主动的系统训练,而非一次性的被动治疗。一般1个疗程需要10-20次,患者的参与度越高,训练效果越好。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患者可以提升对自身生物机能与心理状态的觉知和控制能力,进而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达到心身和谐的状态。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素材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张鹏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