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坊|一个人的乐队,一个人的草原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发布:2022-09-05


△何为“一个人的乐队”? 
中国世界音乐领域先锋代表德乐黑亲自示范

马头琴、秀都日格、口弦琴、冒顿潮尔、蒙古鼓……蒙古族先锋原生态音乐人德乐黑在多种乐器间无缝切换、凭借一台LoopStation 现场录音设备,以一己之力创造出堪比多人乐队的音乐织体,将观众的思绪带至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自由的音符肆意撒欢,犹如万马奔腾。

2022年8月27日晚上的“游牧时间——‘一个人的乐队’”的德乐黑专场音乐会给乐迷们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人的乐队”是如何实现的?“游牧时间”隐含着哪些草原上的“秘密”?德乐黑在此前的乐迷见面会中一一做了回应。

 ◆◆◆

◆源自生活的原生态音乐◆

“蒙古族的音乐是源自于大自然,源自它悠久的历史、所处的广袤空旷的环境、还有蒙古族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亲和。这种音乐里包含着很多的爱,人与天地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通过音乐我能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那种大气、那种自由和空旷,它能带给我很多东西,而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音乐去诠释它、传达它。” 在每一场音乐会中,德乐黑都会给大家讲述他从小在草原上生活的经历,以及由生活中获得的音乐感悟。


德乐黑的表演将大家仿佛带至草原。

比如“呼麦”艺术——一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歌唱方式,歌唱者可同时发出两个声部,最早是出于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德乐黑将此视为一种“人体乐器”,他通过调节自身的口腔与鼻腔大小,以及舌头的位置,发出时而低沉,时而锐利的声响。他解释到,呼麦的多声部呈现,就像是人们在草原上听到的自然的和声。“静下心来,你便听见那里的风声,鸟鸣,羊牛欢叫,流水潺潺……”

这些年来,德乐黑不仅潜心钻研蒙古族原生态音乐,他还复活了一些失传的蒙古族传统乐器。比如秀都日格,他将其称之为三弦的前身。2007年,他偶尔在一本介绍蒙古族乐器的书上看到了它,便决心要将它重现舞台。为此,他多次到蒙古国、图瓦、新疆等地寻找资料与演奏技法。在乐器制作的过程中,皮革的伸缩性是一大技术难关。他解释道,蒙古族的乐器多采用羊皮、牛皮之类,但羊皮容易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因此,该乐器随游牧民族流传到其他地方时,人们逐渐以蛇皮代替了原来的皮,从而变成乐声较为硬朗的三弦。

德乐黑手持秀都日格为大家演奏。

“但我们蒙古族人视蛇为自然的神灵而不愿意施加伤害,甚至草原上也很少见到大蟒蛇,多是小蛇。”德乐黑说,他清晰记得,母亲在家遇到小蛇时,都会将它们放生回草丛中。于是,他通过多次技术改良,终于加工制作出防水性能优越的羊皮。目前他所弹奏的秀都日格乃是自己经过改良的第三代乐器,它的声音效果比此前的两把更胜一筹。在演奏技法上,他汲取了多种弹拨乐器的经典手法,拨、 揉、甩……音色随动作而变,情感在指尖下流淌,赋予秀都日格丰富的感染力

◆“黑科技”赋能民族音乐表达◆

在德乐黑的音乐中,游牧民族骨子里的不羁与摇滚音乐的自由精神水乳交融,原生态的蒙古族音乐与现代性的先锋音乐并行不悖。“蒙古族音乐本身的包容性就很大,你看这段模仿马蹄声的音乐,是不是也有点布鲁斯的感觉?” 德乐黑一边演奏一边阐述他的观点,他认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之间,并无现代或古老之分,“小提琴并不一定比我手中的乐器更古老,吉他也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我的很多演奏方式仍保留着基本的东西,只是由一个人变成一个乐队,我需要借助现代设备来完成。但和乐队进录音棚完成一首歌的录制不同,我的录音是现场进行,一步到位。”

LoopStation设备让德乐黑实现了“一个人的乐队”效果。

说罢,德乐黑现场即兴演绎了一段音乐,为乐迷们展示LoopStation的奥妙。作为一种音乐加成器,LoopStation能做到实时录制编辑音乐,以多轨道、循环播放的方式进行现场伴奏。但因为所有音轨上的音乐都需要现场完成,表演者不能有一丝差错。但见德乐黑先是踩了一下仪器上的踏板,然后拨动秀都日格,加入节奏性的拨弦,待它录入形成第一音轨后,又转向击打手鼓。接着他又以不同的弹奏方式拨动秀都日格,进一步丰富音乐的底色。然后加入“人声乐器”——呼麦。它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有的声音成为节奏的一部分,有的则化作蜿蜒的旋律线。忽然,他又拿起身旁的马头琴,给音乐添加一点别样的颜色。四个音轨层层叠加,即兴完成的音乐画面逐渐丰富。

◆一个人的音乐世界◆

虽然有LoopStation的 加持,但要做到熟练操控多种乐器,并且有条不紊地切换角色,不失激情地演绎作品,对一个人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战。许多人都好奇,舞台上的德乐黑是如何做到的。

德乐黑认为,这种“一人胜任多职”的能力,首先归功于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们需要自己动手解决各种问题。“羊,马与牛,都是不同性格的动物,光是放牧,我们就要同时研究多种动物。” 德乐黑解释,牧民们需要独自应付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生物习性,从而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外,为实现“一个人的乐队”,他也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辛努力。“为了做到这个,我两年没有出过家门,很多人以为我抑郁了。”德乐黑笑道,那段时间,他只是定期给母亲打个电话,对朋友们的来电问候也不作长聊。钻研音乐的过程苦乐参半,可他甘之如饴。


演奏马头琴的德乐黑。

德乐黑表示,刚毕业的时候,他也参与组建过多支乐队,从早期的摇滚乐队,到原生态民族音乐团体,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表达。但多人乐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乐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彼此间的音乐理念必须一致,还要协调排练时间。一个成员因为某种原因的离开,意味着整个乐队又要重新开始。如今,他虽然是一个人,但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从未感觉到孤独,甚至还多了一份随心所欲的自由。“半夜时分突然有了灵感,我也可以马上投入训练,戴上耳机演奏,不会打扰其他人。”

【策划/统筹】 米朵
【采写】记者 廖薇
【摄影/摄像】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后期】陈晨


编辑   廖薇 二审  张鹏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2154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