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发展开启新篇章
栏目:推荐 来源: 石岐发布 发布:2025-10-24
 近日,经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审核批准,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成功转型升级为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成为全市首家公立二级康复专科医院。这是石岐街道持续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健康石岐”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民生成果,标志着辖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从综合到专科
开创康复医疗新格局
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始建于1970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发展,成功实现了从综合性医院向康复专科医院的战略转型。2019年,医院增挂“中山市康复医院”,率先在全市探索“以康复为特色的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路径。多年来,医院持续加强康复专科建设,在康复学科体系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先进康复设备引进和个性化康复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专项提升。2025年9月,医院顺利通过转型升级评审。
 

从一家综合性医院,稳步转型为以康复为特色的专科医院,是医院立足石岐、服务全市的战略选择。此次成功升级,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医院现形成“一院两区”(医院本部、莲冠门诊部、岐江医疗服务中心)的发展新格局,以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伤康复、老年康复、心肺康复、盆底康复、儿童康复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构建起涵盖内、外、妇、儿等多学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

四大专科优势
打造康复医疗新高地
作为全市首家公立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在多个康复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疼痛康复领域:针对有症状的腰腿痛患者,综合运用悬吊训练技术配合中医正骨,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慢性疼痛,有效降低复发次数。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精准定位牵引病变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采用FM筋膜手法与火针疗法治疗运动损伤或者关节退化引起的各种关节疼痛。

悬吊训练技术

火针治疗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神经康复领域:创新融合传统中医技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在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效果显著。运用靳三针、火针等传统疗法,配合反复促通疗法(川平法)、作业疗法、言语认知疗法等,有效改善脑出血、脑梗塞、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等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言语功能和交流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特别在吞咽障碍康复方面,引入吞咽造影技术,精准识别隐性误吸问题,减少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发生率。针对胃管留置患者,采用口腔肌肉训练、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有效缩短患者胃管拔除时间。

骨伤康复领域:针对术后关节活动受限,运用肌肉能量技术、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提升肌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对于术后组织黏连和水肿问题,运用筋膜刀疗法、筋膜加压带加压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且能够尽快消除术后黏连和水肿。

术后组织黏连和水肿

筋膜刀疗法

关节松动术

筋膜加压带加压技术

心肺康复领域:创新融合中医“重病温阳”理论与现代呼吸康复技术:运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联合呼气正压疗法,协助慢阻肺患者增强气道自我清洁能力。说话瓣膜技术与常规肺功能训练相结合,助力气管切开患者提升肺功能,为顺利拔管提供支持。

 

近年来,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在上述康复领域的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不断夯实。

服务基层
培育中山市基层中医康复人才
2025年6月,被授予“中山市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培训实践基地”称号,成为广东省首个聚焦基层中医康复人才技术培训的全市性基地。
 

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重点承接单位,2024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市性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引进培育创新项目。

 

项目面向全市23个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医务人员,分三批开展精细化培训。学员规模由首期139人扩增至二期237人,课程覆盖10类18项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切实提升了学员实战能力,有效缓解了基层中医馆中医阁“有馆无人”的困境,使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中医康复服务,社会反响良好。

同时,积极拓宽引育渠道,经严格选拔与系统培训,向8家镇街医院输送22名合格人才,为基层中医药队伍注入新生力量。

康复服务升级
构建专科化、一体化便民新格局
2025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推动康复服务体系向专科化、一体化与便民化全面升级。
 

专科康复区域拓展,中西医结合深化。系统性拓展康复治疗区域,实现区域化与专科化建设,重点发展七大专科。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康复技术与中医适宜技术,并将二者有效结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多元的诊疗方案。

 

防治康复一体化,贯穿服务全周期。积极探索“重预防、精治疗、快康复”的防治康一体化的中西医协同康复新路径。在治疗前后,通过指导功能锻炼、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旨在以最低成本维护健康,最大程度减轻个人与社会医疗负担。

服务时空双延伸,切实便民利民。为破解上班族、学生等群体就医难题,开设康复夜间门诊,通过优化流程、配备资深团队,确保晚间服务与日间同质同效。同时,全新启用的莲冠门诊部作为石岐街道重点民生工程,构建起“步行5分钟医疗圈”,该门诊部设有数字化口腔中心、名中医工作室、体检中心及耳鼻咽喉科四大特色科室,以“基础医疗+专科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模式定位,并创新性引入康复理念,建立“治疗-康复-预防”全周期管理。此外,门诊部全面推行“互联网+医疗”,并通过“移动体检车”将便捷服务延伸至社区、企业与学校。

智慧赋能
构建现代化康复体系
作为中山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重点项目实施单位,医院大力推进康复诊疗信息化建设。通过上线智能化康复治疗系统,实现了与现有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能够基于临床数据智能生成个性化康复评估与治疗方案,建立标准化临床路径,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
 

同时,引入区域性“防治康”一体化信息平台,对康复治疗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与精准调控,确保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及可溯源。该平台打通了医联体医院间的数据壁垒,可为需分阶段康复的转院患者无缝对接上级医院诊疗信息,实现康复效果的精准对比与持续跟进。

互联共享
“互联网+康复”惠及民生
深度参与中山市中医互联网医院建设,积极融入“中医智慧诊疗网”,与中山市中医院等5大医联体单位紧密合作,打造便捷的线上中医诊疗服务。患者可在“中医智慧诊疗网”一站式完成首诊咨询、复诊开方、续药及制定治疗方案,并享受药品配送上门的“零跑腿”服务,让优质中医康复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惠及更多群众。
立足新起点
携手共建“健康石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继续深耕康复医学领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发展吞咽障碍、手功能障碍、运动医学等特色康复项目,完善重症康复治疗体系,持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展望未来,石岐街道将继续全力支持中山市康复医院的发展,强化院地合作,推动其服务更深度融入社区,朝着打造“立足中山、服务湾区”的现代化三级康复医院目标稳步迈进,持续为“健康石岐”建设增势,为中山医疗事业赋能,为湾区康复服务注入新活力。

中山石岐发布编辑部

编辑:郑伊从、黄丽雅
统筹:胡天娇
编审:李艺芹
总编辑:李家新
来源:中山市康复医院(石岐苏华赞医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今年前9月,中山灯具出口额达119.5亿元
非原创 20965人浏览   2025-10-22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19557人浏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