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工布】多图来袭!中山援建医院成工布江达地标建筑
栏目:推荐 来源: 李玮玮 发布:2025-10-24

工布江达也有自己的地标建筑了
中山援建的新人民医院、藏医院
于2025年国庆期间正式启用

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藏医院整体外观。
工布江达
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
气候温和湿润
条尼洋河谷贯穿全县
两侧高山林立,景观波澜壮阔
平均海拔高度达3420米

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藏医院整体搬迁项目
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并获评2022年第三届Active House Award
(主动式建筑)中国区建筑竞赛一等奖
设计响应藏地建筑形制和红白配色
通过建立共享屋顶平台,衔接既有妇幼医疗中心、藏医院与综合医院为一体。

建筑沿用布达拉宫转折阶梯设计
曲折路径也呼应转山和转经意象

中山援建纪念石碑正处于曲折路径旁。

藏式的边玛墙
还原地域性建筑印记

改良后的边玛墙。

设计师将最好的东南采光留给病房
北向则开小窗
以适应高原特性
利于挡风御寒

图片说明

项目以藏民转山习俗为启发
在屋面及户外设置了疗愈路径及疗愈花园
通过小径可以一直登上光台
将工布江达的尼洋河与山脉风景
映入建筑框内
提升自然疗愈功效

通过光台将如画山色引入建筑框内。
通过室外活动空间向外眺望。
从光台可将县城风貌尽收眼底。

通过光谷的内凹设计
深窗洞形成自遮阳
构造柱形成竖向遮阳

光谷上方。
俯瞰光谷。
构造柱形成竖向遮阳。

光谷下方空间
将藏地编织作为室内光谷竹编光罩
传承了藏区文化独特的韵味

以光谷空间为核心,统领门诊大厅交通组织,聚合现代各类医疗空间为一体。

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
避免传统双廊式护理单元产生的暗房间
病房朝向东侧景观面及南侧采光面

医院内部环境。
朝南的住院病房。

经过折多坡
可以来到藏医院

人民医院、妇儿保健院与藏医院通过共享平台巧妙相连。

藏医院的光塔
串接藏医文化传承工作室
藏医理疗病房、藏医草药门诊等
传统藏医文化空间
据说夏至日光线可直射
坐于塔底的坛城图案

光塔内部。

设计师希望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以建筑空间疗愈生命

项目尊重藏地文化与藏民生活习惯
形体设计与周边环境呼应
实现了“自然融合、文化融合
疗愈赋能”的核心理念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藏医院是新建140 床、总建筑面积达22407.56㎡的二级综合医院,无论是面积、病床数量还是临床科室都有新增。旧医院的住院病房无洗手间,条件较差,现在的病房配备了空调、电视、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等,为患者营造了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广东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队员、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少中介绍,为推动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除了目前在县人民医院、藏医院的10名中山援藏医疗队员,中山市卫建局及各医院还派出联合专家团队(共6人)外,前来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进行实地指导。后续还将派出联合医生团队(共12人)前来支持二甲创建工作,针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制订详细的改进方案,确保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藏医院顺利通过创建。

 

【采写】中山日报记者 李玮玮 通讯员 杨源锋
【图片】工布江达融媒体中心记者 落桑卓玛 米玛拉姆 索朗俊旦


编辑  李玮玮  二审  唐益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今年前9月,中山灯具出口额达119.5亿元
非原创 20976人浏览   2025-10-22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19695人浏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