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绿意盎然的中山小榄镇凤山公园,一间温馨的三层建筑来来往往一群忙碌的社工。5月12日记者来到这座小榄镇新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时,社工麦景刚忙碌着筹备近期的党史定向越野问答活动和端午节困难家庭慰问工作。
2007年毕业、2014年从事社工工作,他策划并执行的“美丽大变身”社区困难家庭家居计划项目在中山广为人知。通过链接资源,目前为26户家庭修葺了旧房、改善家庭关系。与此同时,看到社区老龄化严重,近期他策划的“红耆飘扬”项目让一批社区老人实现了“助人自助”。
2020年,他获评为第三季度的“中山好人”。

孵化公益种子实现职业梦想
说起麦景刚策划并实施的“美丽大变身”社区困难家庭家居计划项目,熟悉中山公益项目的市民并不陌生。
通过联动企业、志愿者、施工单位、设计师等资源,创新性地为社区“双低”家庭及边缘困难群体修葺旧房,项目曾夺得第四届“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的最强公益金奖。
形象阳光、动作麻利的麦景刚是小榄土生土长的一位80后,儿时家境不富裕的他没少接受社会帮助。毕业后他回到社区工作,头几年,每逢台风天,挨家挨户转移生活在危房中的街坊时,看着街坊连个遮风挡雨的房子都没有,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这样埋下这一爱心项目的种子。
2014年,小榄镇政府出台《新市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方案》,以新市社区为试点,探路构建政府救助、社会扶助和个人自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乐于挑战的麦景刚辞去了社区稳定的工作,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社工。社工的工作要通过策划和执行项目,从哪里入手?他想到了当时仍住在危房里、妻儿都患有精神疾病的社区困难街坊坤叔。
为了筹到足够的资金帮助坤叔,他将日常爱心企业党支部捐赠的物资打包成每个99元的爱心包,联动腾讯公益,在首个99公益日通过小榄电视台发动捐款。筹款很成功,不足一周时间,卖出300多个爱心包,筹集3万多元,还有一些家装企业找上门,愿意捐献物资。
“首个帮扶案例无疑给了我很大信心。”从此,麦景刚摸着石头过河,从一开始房屋如何报建都不懂,慢慢探索一套从实施办法、申请流程、房屋评估、家庭困难评估等“新市模式”。至今已经帮助了26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家。

“好管闲事”社工修房还护家
除了可以遮风挡雨,一个温暖的家一定要上下和睦。麦景刚自豪地说,“社工就是解决问题的人,在帮助困难群体修葺旧房子过程中,发现受助对象有其他问题怎么能置之不理呢?”
位于沙口市场附近的胡老先生一家至今仍感谢麦景刚的“好管闲事”。
胡先生和二儿子夫妻、3个孙子一家7口本住在一间不到4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客厅,吃饭只能坐在板床上。通过“美丽大变身”项目的帮助,爱心设计师重新用钢结构将局促的房子设计成复式建筑,让房子美丽宽敞了不少。同时,设计师还将隔壁祖屋的一间废弃杂物房改造成厕所。然而,隔壁祖屋的产权早年已给了小儿子。小儿媳妇这时“有意见”了。找到了麦景刚,要求把厕所拆掉。
“我们的爱心资源是公益的,拆除了怎么给捐赠方交待呢?”麦景刚没有放弃,而从胡老先生的家庭关系入手。通过观察老人和儿子及儿媳妇的沟通方式,他发现,双方并非有很强烈的财产纠纷,只是表达上互不退让。他分别做老人和小胡太太的工作,通过开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大家明白,一个家除了明亮宽敞,更重要是有商有量、和和气气。
“两年过去了,本就住在隔壁、互不往来的两家人现在经常走动了。这就是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久前,麦景刚同样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一个因父亲吸毒、陷入自卑不愿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成功融入了社会。
“榜样力量”影响身边人
除了住房帮扶,新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还有生活援助、助学帮扶、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等项目。
今年72岁的麦显永说起麦景刚就竖起了大拇指。几年前他还为退休后在家无所事事而闷闷不乐,如今他成为很多社区老人的“老师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常住人口五万多人的新市社区,社区长者就有近万人,当中有退休党员390人。有见于此,麦景刚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并实施了“红耆飘扬”公益项目,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让永叔等一群退休党员通过开展红耆故事会、红耆茶话会、落户探访活动、长者学堂活动等发挥余热,服务长者群众。在麦景刚的鼓励下,永叔爱上了剪纸。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他,总是能够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留家过年、母亲节、五四青年节等主题设计出新款的剪纸,传授社区其他长者学习。
同样受麦景刚影响走上公益路的,还有另一名中心社工李许珊。
“95后”李许珊也是新市社区人。由于奶奶年纪老迈、父亲常年患有糖尿病中风等疾病,一家4口的担子曾都压在打散工的母亲身上。就读高中时,就经常有麦景刚等新市家综社工上门探访并为她求学解除了大学学费的后顾之忧。她在大学报读专业时毅然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并在两年前入职新市家综。
“目前许珊策划的‘匠心守艺人’——小榄镇花灯文化传承计划”已经顺利实施,每年寒暑假总是吸引不少年轻参与到社区文化营造的活动中。”看着同事的成长,麦景刚充满自豪。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陈家浩
◆图+2/记者 缪晓剑
◆编辑:唐益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