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政事·一周 | 中山拥抱“人工智能”,将引发哪些变革?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黄靖怡 发布:2025-02-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布局经济产业
寻求共赢发展

2月18日,市委书记郭文海会见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联合会创会会长许国伟一行,向来自大湾区各地20多家上市企业推介中山营商环境与投资机遇,就意向合作项目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寻求共赢发展。

2月19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调研,并会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锋一行。他表示,希望双方在现有基础上,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低空经济基础布局、场景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

相关链接>>>

郭文海会见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联合会创会会长许国伟一行

郭文海会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锋: 扎实推进低空经济领域深度合作

拥抱“人工智能”
赋能“产业创新”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掀起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与应用热潮。中山拥抱“人工智能”,将引发哪些变革?

2月18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火炬开发区调研并作工作部署。他强调,火炬开发区要在科技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走在前、当标杆。集聚高端产业、科研平台、高端人才,打造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区、高新科技集聚区。要主动学习应用deepseek(深度探索)等新技术,加快“AI+制造”发展步伐,率先推出一批“AI+制造”应用场景,以新技术武装制造业。

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赋能专题报告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记者 夏升权 摄

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赋能专题报告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就进一步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听取相关行业领域专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动员全市上下主动学习AI、拥抱AI,以新技术推动新变革,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作为深圳、中山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双料”执行会长,范丛明进行了发言。记者 夏升权 摄

2月21日,中山重磅发布了《中山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要素供给、场景应用、产业培育、生态优化四大维度推出17项举措,正式按下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的加速键。

相关链接>>>

郭文海调研火炬开发区:坚定不移向新向高 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挑大梁扛重任

郭文海:主动学习新技术拥抱新变革,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今起实施!中山推出17项举措,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制造业当家的中山,如何实现AI赋能“关键一跃”?

为保障日后出行安全
“蝴蝶桥”封闭维修

因使用时间较长,且遭到雨水侵蚀、车流量大且重型车多,长江大桥出现病害。2月22日0时,中山市北外环长江大桥(又称“蝴蝶桥”)正式封桥,进入为期30天的维修工期,将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对铺装层结构进行重新摊铺。

2月22日,蝴蝶桥已正式实施双向封闭并开始施工。图源自中山新闻

桥梁封闭前,交警部门发布了绕行公告。市民可选择通过东明大桥、康华桥、中山港大桥、广澳高速东河桥等周边过江通道绕行。桥上开通非机动车道,摩托车、电动车、行人可以依据现场交通疏导员指引通过北外环长江大桥。

此外,为方便市民在北外环长江大桥封闭期间出行,中山公交集团于2月22日开通长江大桥接驳线L08,同时临时调整037、044路行驶路线,039路将暂停运营。

相关链接>>>

重要提醒!“蝴蝶桥”2月22日零时起封闭施工30天

“蝴蝶桥”为什么要封桥维修?怎么维修?

社会力量齐参与
助力“百千万工程”

2025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迎来“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重要节点。中山吹响“百千万工程”实干号角,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老人们在“铁城味道”长者饭堂品尝开业第一餐。记者 缪晓剑 摄

2月18日,位于石岐街道民生路142号的“铁城味道”长者饭堂正式对外启用。该长者饭堂由爱心企业完美集团通过慈善万人行捐建,是石岐街道深入践行“百千万工程”,首个引入社会力量建设起来的长者饭堂,将有效补齐基层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青年志愿者在车站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通讯员供图

2月18日,团市委举行“芳草行动·青年同行”2025年中山市青年学子寒假返乡助力“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实践营结营仪式,青年学子共同总结假期的丰硕成果。近一个月里,青年志愿者们以青春才干投身志愿服务,共开展志愿服务近100场,参加服务志愿者近1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600小时,以实际行动响亮地回应时代的召唤,为家乡的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在茅湾涌清淤现场,清淤船只在河道里清淤。记者 余兆宇 摄

2月19日,中山市2025年春季水塘河道清淤美化集中动工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从市到镇、村,从党政机关到国有企业,从党员干部到村民、民兵、志愿者,全市累计近3000人参与,共同掀起了新一轮河塘清淤美化行动的高潮。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近300条河涌的清淤工作,清理长度超400公里,实现水塘河道清淤总量不低于300万立方米。

由桥下空间改造而成的“环卫驿站”。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近年来,中山不少桥下空间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活力空间,有的改造成健身广场、口袋公园,有的结合当地产业改为花木种植场。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动桥下空间优化再利用,联合第三方环卫作业公司升级改造了数个桥下环卫作业车辆停车场,联合国企盘活桥下闲置空间新建了公共停车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软服务。

这座以青灰色砖墙构筑的老建筑,正在中山市孙文中路重获新生。记者 缪晓剑 摄

中山城建集团在协助石岐街道加快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程项目过程中,改造盘活了一座藏着市级文保同款工艺,曾被判定为危房的229平方米老屋。历时49天的匠心打磨,石岐街道孙文中路133-137号以“修旧如旧”的姿态重现芳华。这是中山城建集团首个城市风貌建设、老旧物业改造以及市属国企投资运营三者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模式项目,将城市风貌建设和老旧物业改造紧密结合。

东区街道花苑社区花园新村小区内的小公园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记者 余兆宇 摄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东区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开展改造提升,推动城市颜值实现“大提升”。其中,花苑社区花园新村从地面、墙面、“三线”等几大部分开展改造工程,修缮了建筑本体,改造了透水铺装,增加了停车位等,还上新了马赛克公仔墙,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柏苑新村紫荆阁将辖区空地改造成名为“花苑·蝶舞”的镂空大平台,成为不少年轻人拍港风婚纱照的打卡点。今年,东区街道将推动威力村等20个小区约241栋房屋升级改造,预计下半年全面进场施工。

相关链接>>>

企业捐赠善款建设!中山石岐长者就近吃上“热乎饭”

志愿服务汇聚青春动能,中山学子助力“百千万工程”

近3000人参与!中山掀起新一轮河塘清淤美化行动高潮

又见中山“桥下空间”蜕变:从灰色地带变环卫工人的“新家”

坍塌老屋藏市级文保同款工艺!中山城建“修旧如旧”助“危房”重现芳华

马赛克公仔墙亮相,中山东区街道老旧小区秒变打卡点

【栏目策划】吴森林 黄凡 查九星
【本期整理/点评】记者 黄靖怡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开展2025年上半年女兵体检工作
原创 10684人浏览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