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主政期间,亲自推动了“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形成制度和风气,为当地群众办了大量实事,解决了一大批困扰多年的难题,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接的是地气、解决的是民生、赢得的是人心。这是真正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作风生动地体现在工作实践中。35年过去了,“四下基层”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天,中国的发展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30多年前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对“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制度的传承和发展,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四下基层”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第一条,这也是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山持续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的大文章,通过一系列创新做法,创建“理想兴中”“百姓宣讲”等各级各类型宣讲平台,如黄圃镇打造的“榕树传习所”,还有“党校+党媒”融媒基地等,多平台、多层次为广大群众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感悟思想伟力和真理力量,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讲出“家常话”、讲浓“百姓味”、讲好“新时代”,让党的好声音既“入耳”又“入心”。
调查研究下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基层最重要。”“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今天的中山大地,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如火如荼的高质量发展场景,但与此同时,各镇街也存在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和领域。李强总理曾形象地说过:“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多到基层去,多到一线去,多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相对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更要听群众的逆耳言。直奔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中山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
信访接待下基层
1988年12月,在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下,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县举行。在这次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同102名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谈话,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则要求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很快,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被确定下来。每月20日,宁德地区及所属县市领导都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解决群众问题。干部们把这一天叫做“公仆日”,广大群众则把这一天称作“连心日”。如今,从福建宁德到浙江浦江再到全国,常态化下访接访制度,正在广泛推动全体党员干部观念和作风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高度的接访责任感,努力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答”;还要有下访的主观能动性,放下架子、深入群众。让广大群众的心声大胆说出口,让解决的办法真正得到落实,唯有如此,群众工作才算真正做到了家。
现场办公下基层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和践行的工作方式。在福建宁德期间,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让下党从此走上了凤凰涅槃的蝶变之路。不仅提倡“现场办公下基层”,习近平同志还要求各级干部“马上就办”,提高工作效率,讲求工作实效,少说空话、狠抓落实。如今,这一优良传统也在中山大地蔚然成风,市委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摆在首位的就是“干部队伍转作风攻坚战”。这就要求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要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工作的现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党员干部只有多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才能更好地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一线、把工作落实在一线。这也是对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新考验。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