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中考招生政策已经发布。今年招生有什么变化?志愿怎么填报?录取率怎么样?4月20日晚,中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老师牛志敏、陈晨佳,走进中山日报“中山+”客户端“中山招考通云平台”公益直播间,就家长与学生关注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成绩等级划定、指标生、志愿填报等问题进行权威解读,答疑解惑。近20万人次观看了直播,并进行了线上交流。
为助力加上和考生吃透政策,直播结束后,“中山招考通云平台”第一时间整理了直播回顾视频和图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政】
指标生分配学校有变化
今年总体政策稳定,继续以“大稳定、小调整”为原则,主体政策没有变化,如中考总分满分还是600分,考试科目不变,高中招生主要政策没有变化。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的调整:
(一)执行指标生分配的学校调整。调整为: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中山市桂山中学、中山市龙山中学、中山市永安中学、中山市烟洲中学。
(二)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原则的变化。普通高中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定比例和指标生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学科特长类中考总分最低要求等,均略有调整。
(三)新增“3+4中本贯通”招生。
(四)艺术生投档总分合成规则调整。调整为:按计分科目占50%,术科成绩占50%合成投档总分。
(五)优化了科目等级划定规则。
(六)进一步明确了往届生参加中考有关科目和成绩取值年份的要求。
排名前75%有机会录取到普高
从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来看,近几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所占的比例是逐年提升的。且每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总数均超过报考人数,也就是能满足我们所有中考考生入读高中的需求。
今年,市教育和体育局将继续保持高中招生计划总数能满足所有中考考生,同时继续保持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占比,其中公办普高的招生计划数也将有所增加。同时,今年将进一步降低普通高中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从1:1.1降低至1:1.3,相当于文化成绩达到全市前75%的学生,都有机会录取到普通高中。所以,家长无需担心考生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提高。
继续实施总分A和总分B分别对应普通高中A、B两类招生计划的录取模式。B类计划数量由学校确定,比例不超过30%。
考后估分需注意各科计分比例
2025年我市中考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具体分为录取计分科目、等级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三种类型。各科目的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如,体育与健康科目继续按满分值50分纳入中考总分,各科目考试成绩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分值,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
根据招生计划类型的不同,计分科目设置总分A和总分B两类,满分均为600分,按各科目计分比例合成后四舍五入取整数分值,每个考生同时具有A、B两个总分。
英语科目成绩=笔试+英语听说;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目成绩=笔试*0.9+实验考试;
“计入总分比例”上,总分A中中化学按90%的比例计入总分,而其他科目都是按照100%的比例计入;总分B中,道德与法治按90%的比例计入总分,而其他科目都是按照100%的比例计入。
家长和考生需注意:在考后估分时,需按比例进行成绩的合成,不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估分偏差。
成绩等级划定规则调整
今年政策对科目成绩等级划定规则进行了调整,当文化科目单科按考生人数比例计算出的B+和B对应等级分数,分别超过满分值的75%和60%时,B+等级对应分数按满分值的75%划定,B等级对应分数按满分值的60%划定。
比如:历史科目,满分值是100分,假如B+等级按60%的比例划定出来的所对应分数为83分,超过了满分值的75%,则直接按照75分划定B+等级;假如B等级按80%的比例划定出来的对应分数为68分,超过了满分值的60%,则直接按照60分划定B等级。政策调整后,有效解决了如当出现某个科目考试题目比较简单,高分考生较为集中,导致等级划定对应分数偏高的问题,达到一定减负的效果。
考查科目根据成绩等级转化为等级分,其中A+、A、B+、B、C分别按5分、4分、3分、2分、1分计算等级分,所有考查科目的等级分累加计算成等级总分。
总分A对应的考查科目等级总分由地理、生物学、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四个科目的等级分累加计算而成。总分B对应的考查科目等级总分由地理、生物学、物理和化学四个科目的等级分累加计算而成。
同分时“政策照顾生”优先
今年我市高中学校招生继续实施同分排序投档方式。同分位序是指对全市范围内中考总分相同的考生根据“同分排序原则”进行排序。
同分排序原则为:享有政策照顾优先录取的考生优先;依次比较语数英三科总分、数学、语文、英语、考查科目等级总分、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生物学、地理等成绩高低,高者优先;最后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低,高者优先。举例:比如考了520分的考生有30名,根据“同分排序原则”,对这30名考生进行排序,由此确定520分考生的第1位、第2位……第30位。
投档过程中,若所投档计划数末名有两人或以上投档总分相同时,按同分位序依次投档,直至计划投完为止。
【关于“3+4中本贯通”专业】
通过转段考试可获本科证书
根据省教育厅部署,我市今年新增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计划,放在提前批进行志愿填报和投档。“3+4中本贯通”学生完成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获得中职学校毕业证书。参加“转段考试”并被录取后进入对口本科高校学习四年,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获得普通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关于“3+4中本贯通”专业报考条件:本省户籍、通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格审核或经审核可享受本市户籍生待遇的外省户籍、港澳户籍的应届毕业生可报考“3+4中本贯通专业”;
关于“3+4中本贯通”专业投档录取,按总分A进行投档,考生报考了该志愿后,需达到以下录取前置条件方可参与投档:首先是总分A必须达到普通高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次考生的综合素质须达到C等级,最后是考生的考查科目等级总分至少达到9分;
值得注意的是,“3+4中本贯通专业”志愿是设置在提前批的。投档顺序先于第一批普通高中B类计划和A类计划。如果考生被投档至“3+4中本贯通专业”,系统将不会再检索后续志愿;这里还需特别注意,文件明确规定了,被“3+4中本贯通”专业计划录取的考生,一旦放弃,将不得参加任何学校的补录。
另外,大家比较关注“3+4中本贯通专业”的计划有哪些中职类学校及后续对口的本科高校,目前还有待广东省教育厅确定,请大家后续持续关注我们官网官微了解最新政策文件和计划设置。
【关于投档录取】
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原则
在投档时,首先看分数,分数高的先参与投档。具体投时,按照学生的志愿从第一志愿依次检索。
以A类计划投档为例,首先将全市的考生按总分A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先参与投档,具体投档时,按照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从第一志愿开始检索。比如:550分的考生,如果他所填报第一志愿学校尚未录满,则投档到第一志愿学校,如第一志愿学校已满,则检索第二志愿学校,依次检索至第六志愿。如果第六志愿仍未投出,就意味着该考生滑档。
我市的中考投档方式类似高考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值得注意:投档是按批次顺序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前面批次志愿已出档,后续的志愿失效,不再参与投档。
投档会产生“出档分数线”,也就是大家所讲的“录取分数线”。
“出档分数线”是指具体的高中学校计划完成时,最后一位出档的考生成绩,即为该校出档分数线。“出档分数线”包含了:末名考生的计分科目总分和末名同分出档位序。
出档分数线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高中学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有家长可能担心,考生人数增加会不会导致分数线提高,前面我已讲到,今年的计划会根据中考考生人数进行增加,考生人数对分数线不会有直接影响。
放弃普高录取不得参加普高补录
方案明确每个考生只能注销或补录一次,其中,放弃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普通高中补录;放弃中职类学校试点专业计划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普通高中补录,但不能再参加中职类学校试点专业计划及“3+4中本贯通”计划的补录;放弃“3+4中本贯通”专业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任何学校的补录。
在此也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普通高中补录时的出档分数线会比第一次正式投档时出档分数线高,注销录取要谨慎,建议大家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是否具备走读条件,不想去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报。
更多家长、考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我们将分类整理
更新在“中山招考通云平台”
大家可前往平台
在“招考直播”回看直播视频
在“媒体报道”板块看热点汇总
请按下图指引进入平台↓
编辑 唐益 二审 黄汉英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