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新局面
栏目:三乡 来源:中山+ 记者 郭锦润 陈伟祺 发布:2024-09-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9月26日,中共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以来工作,总结新时代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新局面。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郭文海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9月26日,中共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记者 夏升权 摄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印发了“中山改革典型案例30项”。

会议充分肯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抢抓深中通道历史机遇,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打好转作风、“工改”、治水三大攻坚战,政企同心拼经济,推动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时机之重要、意义之重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一体贯彻落实,坚定扛起新时代中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坚持正确方向,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紧紧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堵点痛点问题,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会议强调,要全力落实改革任务,全面激活改革动力,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深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要完善深中“六个一体化”体制机制,在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面学习对接深圳,坚定不移推进深中一体化、同城化,为珠三角深度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先试。要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探索健全“港澳科创+中山制造”“港澳青年+中山创业”“港澳人才+中山生活”等模式,更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五外联动”、内外贸一体化等改革,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汇聚发展要素、拓展经济纵深,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二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持以改革“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巩固提升政企同心拼经济良好局面。要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光学光电、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做大做强中山制造业家当。要优化招商引资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招商“一盘棋”工作格局,健全全员招商激励机制,深化资本招商机制改革,加快集聚更多体现新质生产力的高端项目、优质企业。要健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重大科创平台提质升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定营造“无创新、不中山”社会氛围。要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好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要进一步深化“四改”,重塑生产生活生态新空间。要纵深推进“工改”,迭代优化项目审批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工改”十大创新模式,探索创新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打造更多连片改造、综合改造标杆项目,为高质量产业拓展广阔空间。要纵深推进“水改”,建立健全全链条治水管水机制,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监测和评价制度,科学开展清淤和底泥资源化利用,打造一批水污染治理综合提升示范样板,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要深入推进“田改”,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探索实施“田券”制度,建立耕地跨镇域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统租统管经营模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沉睡资源”活起来。要深入推进“城改”,加强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管理,打造一批城中村改造标杆项目,深化“侨房新韵”、城市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加快推动旧城焕发新活力。

四要进一步深化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城乡均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先行市。要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市镇事权、财权和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市级对产业空间、公共服务资源等跨镇街统筹,更好激发镇街活力。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探索推进村组统一核算、统一经营,健全农村“三资”管理机制,建强十大农业产业平台,做好中山“土特产文章”,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加快打造美丽庭院、美丽家风、美丽田园、美丽经济“四美”新格局,持续开展全员全域见缝插绿行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让绿色成为中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要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山、平安中山。

五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文旅发展大格局。要构建文旅产业供给体系,用足用好“人、山、城、海”资源禀赋,深化文旅项目招商、审批、用地、投融资等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加快谋深做实“11138”文旅发展大格局,经营好“中山服务”品牌,打造“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的文旅新高地。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深入挖掘中山美食特色,做大做强美食产业,探索发展工业旅游产业,加大“中山货”海内外展销推广,打造大湾区消费大市场。要优化文化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化发展新模式,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艺精品扶持政策,创造更多高品质文化供给。

六要进一步深化民主和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着力提升政治协商议政质量,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凝聚共同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要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民生制度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一老一小”民生文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断厚植民生福祉。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中山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加快建设廉洁中山。要健全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完善改革绩效考评制度,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开展改革先进表彰,在全社会营造新时代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的浓厚氛围。

会议强调,完成改革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绝不是在风平浪静下的马到功成,也不是在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而是需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涉险滩、爬陡坡、闯难关,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蓝图变成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现实。要弘扬改革精神,争当敢闯敢试的“拓荒者”、敢为人先的“领跑者”、敢于担当的“攻坚手”;要把握改革方法,正确把握“立”与“破”、“点”与“面”、“缓”与“急”,提高改革精准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要增强改革本领,善于凝聚共识、增进合力,善于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善于依靠群众、鼓励首创,切实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要压实改革责任,制定改革清单,加强改革统筹,完善改革评价,务求干一件成一件。要只争朝夕促发展,市镇合力、政企同心,全力打好拼经济主动仗,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大提速”,全力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全力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两手硬”,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部分正厅级老同志,不是市委委员的市领导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直正处级以上单位、中央和省驻中山正处级以上单位、市有关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分基层代表,企业经营者、科研院所负责人、科技人才代表、“三农”方面专家学者、重要文化机构负责人等涉及重要改革的有关方面代表列席会议。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