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学员满载而归!2025年中山江门公务员对口培训班结业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钟祖彦 发布:2025-04-0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3月28日下午,随着为期5天的2025年中山江门公务员对口培训班画上句号,来自中山、江门两市50名“百千万工程”工作战线的学员满载而归,为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蓄满了能量。

“理论+实践”干货满满
学员听得解渴学得深入

本次培训班紧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盛宴。在理论教学课堂上,省内外权威专家轮番上阵,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员们夯实了理论基础。

省委党校副教授曾小龙不仅系统梳理了“百千万工程”的理论框架,还结合江门、中山实际,提供了推动“百千万工程”更接地气的实操路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王瑾则带学员们“云游”了中山三乡镇雍陌村,揭秘了香山古韵乡村的魅力和大湾区文化建设的“中山模式”。中山市委党校教授毕瑞峰通过访谈教学形式,邀请市、镇、村三级领导嘉宾围绕“百千万工程”成效、困境及对策思路等共话“金点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邀请了江门、中山两地的4位相关部门和镇的“一把手”亲自授课。大家不吝分享,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囊相传。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翁计传用三乡、黄圃、坦洲等美丽圩镇建设案例,展示了中山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中的创新实践。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介绍了中山典型村培育的亮点做法,创新提出乡村建设“十要十不要”清单,令一众学员直呼“太实用了!”江门开平市赤坎镇党委书记梁杰钊和塘口镇党委书记黄巧娜,分别将赤坎古镇和塘口镇的蜕变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从百年古埠到文旅IP,从侨乡优势到乡村振兴,每一个案例都充实丰满。

理论之外,实践同样精彩。学员们走进江门、中山的典型镇村,亲身感受乡村振兴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在小榄镇永宁社区,他们看到了党建引领下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如何“比翼齐飞”;在中山市“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崖口村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代表企业完美集团,他们看到了因地制宜破解乡村旅游“千村一面”带来的改革图景。赤坎古镇的文旅创新,更是让学员们深受启发,让大家找到了文化保护与文旅发展的平衡点,纷纷表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样板!”

参训学员收获满满
激发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崭新能量

中山市委政研室二级调研员曾庆文一语道破:“江门、中山联合举办的这次培训,不仅是资源的整合,更是两地干部交流的‘金桥梁’!”在他看来,这是推动两地相互交融、共赢发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德斌表示,圭峰会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梁启超、小鸟天堂、新会陈皮家喻户晓,他们目前正借助深中通道和黄茅海大桥的交通枢纽优势,以吸引港、澳、中、珠等地游客为着重点,打好农文旅战略。他还提到,系统地学习中山在“工改”、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做法后,深受启发,将保持典型村示范引领势头,擦亮“葵乡门户”底色,深化人居环境建设,参照中山美丽河湖标准将小鸟天堂流域打造为“百里画廊·葵韵水岸”示范带。

横栏镇副镇长陈子慰通过同堂学理论、现场找差距,提出两地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叠加的设想。他表示,中山充分发挥香山文化优势,江门继续做强侨乡文化品牌,可借鉴塘口镇“碉楼+旅游”的模式,开发侨乡研学路线,推动两地联合建设“香山侨乡文化走廊”,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同时,可以从横栏的“花木+西江文旅”产业综合、五桂山的“生态+康养”绿色产业,新会的“陈皮+文化”全产业链、台山的“海丝文化+温泉”旅游资源处等着手,以产业为基,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业态。他还建议两地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强设施互联、市场共拓,在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品牌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中山市沙溪镇党委委员徐国胜认为,沙溪镇是珠三角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非遗”数量全市第一,沙溪篮球和沙溪美食两张文旅新王牌火爆出圈,因此沙溪在推动传统文化、传统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提升空间巨大。接下来,沙溪镇将持续挖掘文旅资源,一方面,以文兴城焕活隆都传统文化,整合呈现龙瑞村“一祠一塔二楼三古庙”古村风貌,带旺餐饮、住宿、服装等产业,推动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以体促旅培育“篮球文化”新热点。沙溪镇还将以蝉联全国“村BA”冠军为契机,打造“冠军牛”城市形象代表,借势延伸“体育+”产业链,实现体育文化与产业经济深度互动,并以食宿旅做大“沙溪美食”特色IP,打造“一村一味”,并充分利用沙溪文旅流量赋能服装产业发展。

鹤山市古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吕剑斐表示,在学习中感触最深的是关于农文旅产业促进富民兴村这一课程主题交流探讨。古劳镇是典型县鹤山市的典型镇之一,辖内创建有7个省典型村,可以说是典型中的典型。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培育典型示范,特别是扭住强村富民公司这一节点,强化乡村运营,让村民真正吃上“文旅饭”,真正实现富民兴村。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关于清明祭扫,中山最新倡议!
8898人浏览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