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鞋王”黄仲儒携家人回到家乡中山并捐赠史料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廖薇 程明盛 发布:2024-09-29

9月29日上午,中山市博物馆郑藻如旧居内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祖籍中山市南朗街道白企村灯笼坑村的“秘鲁鞋王”黄仲儒一家三代人前来参观,并向中山市博物馆捐出家族史料——黄亮家族英文族谱。

黄仲儒向市博物馆赠送黄亮家族英文族谱。 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黄仲儒父亲早年从白企村前往秘鲁谋生。1952年,黄仲儒15岁时孤身从中山去澳门投靠远亲,1957年又从澳门转去秘鲁,在父亲的杂货店打工,1964年创办了卡里蒙鞋厂,营业至今已有60年之久。该工厂有一万多平方米厂房,800多员工,每天生产2000多双鞋,并在秘鲁开有38家连锁店。然而,他的创业历程也有跌宕起伏。

黄仲儒向市博物馆赠送黄亮家族英文族谱,在赠送前打开族谱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述个中历史。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1968年初,秘鲁经济不景气,加上遭遇政变,许多工厂倒闭,黄仲儒的鞋厂也濒临破产,为此,他向堂叔——“夏威夷种植王”黄亮求助借款。黄亮十分器重堂侄黄仲儒的才华,拟招揽他去夏威夷打理生意,当他看到堂侄黄仲儒并没有因挫折而灰心丧气,而是坚持要留在秘鲁重振产业,反而增添了对他的信心,当即应允借40万美元帮黄仲儒渡过难关、令他东山再起。

黄仲儒讲述华侨打拼故事。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今天,我将黄亮的家族史料送给中山市博物馆,以丰富中山华侨历史研究。”88岁的黄仲儒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他特别安排了带家人一同参观中山市华侨历史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许多秘鲁华侨先辈的生活物品与历史资料。该馆的背后,则是郑藻如旧居。

黄仲儒一家与中山亲朋在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合影纪念。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1886年,中山濠头人郑藻如以清廷驻秘鲁公使身份正式创设秘鲁中华通惠总局。该社团的涵义和宗旨是通商惠工,造福侨社,现为秘鲁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侨团组织。黄仲儒本人也曾出任过秘鲁中华通惠总局主席。

黄仲儒一家在郑藻如故居(三龢堂)参观。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郑藻如旧居又称“三龢堂”,建于清代,原位于马龙舟巷2号,就在新博物馆范围内,建设新馆时迁移到现址。

黄仲儒一家展示获赠的中山日报“深中通道通车纪念版”彩绘长卷。记者 明剑 孙俊军 摄

凝视着这里的一砖一瓦,黄仲儒沉浸在回忆当中,他与家人细说起当年的故事。与其同来的妻子、女儿和外孙女听得入神。“这是我第一次回来中山,我期待了解更多家乡的文化。”黄仲儒外孙女黄美清(Michelle Wong)说。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