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广州白云山景区,碑林入口处矗立着广州碑林中最大碑刻,密密麻麻的碑文是以骈体文形式刻写的明朝学者黄佐所著的《白云山赋》。“尔其巅可摩星,下瞰归龙之洞;中悬飞瀑,高垂喷玉之泉。北敞崇台高馆之胜,左参月溪景泰之禅。水石皆异,姿态如仙。睹鹤舒而拟探仙迹,因虎跑而获悟水源……”绮丽奔放的文字不失为赋中佳作。不说你也许不知道,这位闻名于省城,被称为岭南诗派领袖的明代大儒就是中山人。
五试第一 数辩阳明
黄佐1489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黄瑜,世称双槐先生;父亲黄畿,世称粤洲先生,皆为一代儒宗,以品学而知名。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黄佐从小便聪慧好学,幼承家风。3岁受读《孝经》,8岁钻研诗词、天文和历算之书,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正德五年(1510年)获庚午乡试第一。正德十五年(1520年),中庚辰科进士,这时他只有三十岁。1522年,朝廷试庶选吉士,黄佐五试名列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兼春坊司谏。
在一次“大礼议”的争议中,不谙官场世故的他失意了。当时明世宗从堂兄武宗手上接过皇位,授意大臣议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太上皇),众臣认为,这不合礼法,应尊武宗父亲为皇考,兴献王为皇叔父。在这次政治事件中,黄佐参与了签署奏章。最后以母亲生病为由辞官归家。在路上就有了与当时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辩论。
据说曾有这样的记载:当时黄佐回家省亲,途中顺便拜访了王阳明,同他一起讨论“知行合一”观点,两人展开激烈的争辩。黄佐认为知就象眼睛,而行犹如双脚,人走路虽是眼睛和双脚一齐行动,但毕竟是眼睛先已看好方位双脚才到那里,所以,应该是知先行后。王阳明则认为当人看到好色而产生的爱慕心理,或是闻到恶臭时产生的厌恶感,这本身既是知,也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知行是合一的。最后王阳明指责他“太信宋儒”,而黄佐则援孔子讲过的“知之未尝复行也”,说明知先行后的观点在孔子时便有,并不是宋代理学家才这样讲的。
后人从黄佐给王公的回信《答王阳明书》认为,黄佐对王阳明是钦佩有加的,作为一位后辈,黄佐面对此时早已名誉天下的大学者心中充满敬意,但作为一位有独立思想的学问家,黄佐对王阳明的心学持不赞同的态度,秉言直疏的勇气和严谨治学的坚持值得学习。这次辩论谁胜谁负只能留在浩瀚的历史烟海里,可王阳明却因他治学的态度认为黄佐乃正直可靠之人,推荐他重新得到起用。
潜心修志 著作等身
黄佐出生于香山仁厚里,如今走进石岐的这条老街老巷,蚝墙青砖像是诉说着百年的故事,却已找不到这名600多年前先辈生活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其他的记载。这也难怪,晚年的黄佐归居广州,在广州的白云山、北京路不难找到这位名人的故事。据说,晚年的黄佐改白云山的景泰寺为泰泉书院,聚众讲学,世称“泰泉先生”。潜心讲学之余,带领弟子留下著作多达39种、数百卷,相当可观。
在黄佐众多著作中,地方史志的编纂占有不小的比重。其中《广州人物传》是黄佐年轻时的力作。为补当时地方文献之缺,黄佐在其父指导下,从正史、文集、家谱、行状中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将自汉至明代近200位粤籍先贤事迹分门别类,各为之传,编成《广州人物传》24卷。
地方志文献之贵在于“资治、存史、教化”,黄佐将此价值推广至乡野让其充分彰显。1546年,黄佐在担任《香山县志》总纂时,亲自制定编纂凡例,让门人杨维震等起草编写,由他作最后润色。黄佐将自己所著《乡礼》的部分内容编入志中。
两年后,《香山县志》编成出版。黄佐认为,这是一部“风土以观恶,民物以察耗,政事以审弛张,教化以知兴替,官师以稽贤否,黎献以考盛衰,艺文以备征信,杂志以辨妖详”的志书。后人则称黄佐的《香山县志》是“三百余年之旷典,一朝具举彬如也”。此外他还留下了《广州市府志》《广东通志》《罗浮山志》《广西通志》等。
黄佐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高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雄伟奇丽,壮浪恣肆,在诗歌学派中有“粤中昌黎”之称。其诗歌题材更是多样,给明代的广东诗人很大的影响。当时很多著名学者甚至将黄佐奉为岭南诗派的领袖。在他的一些诗词也可以窥见当时的香山,其中在《石岐夜泊》中他写道“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七星峰峦拥楼堞,北斗照耀开云烟。云烟长自峰峦起,覆露千家连百里。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石岐夜泊白鸥沙,南台缥缈浮梅花。蛟浦澄澄洗明月,龟城蔼蔼升繁霞。繁霞明月从昏晓,翠栱朱甍纷窈窕……”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中山市档案馆、白云山风景区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