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体育与文化如同两股强劲的东风,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中山市政协委员代为和黄廉捷,分别在体育与文化领域大放异彩。他们在各自的履职过程中,以卓越的智慧和积极的行动,为体育赋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书写了生动而精彩的篇章。

代为:希望通过体育赛事
助力中山乡村振兴
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的校园里,该校体育老师代为正步履匆匆地穿梭在教学楼之间。她身着一身休闲裙装,与平日里那身熟悉的运动装形成了鲜明对比。走进她的办公室,目光瞬间被满屋的荣誉所吸引——墙上、桌上、柜子里,摆满了定向越野的奖杯和奖牌,每一座都承载着她和学生们无数的汗水与荣耀。
代为轻轻拿起一座奖杯,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今年全运会的,我们定向越野是所有群众赛事中第一个开赛的。”她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满足。
今年5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定向越野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拉开帷幕。作为广东队的主教练,代为带领着一群年轻的运动员,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斩获3枚金牌。“定向越野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它考验着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代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发展,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让孩子们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代为于2024年、2025年先后提交的提案《关于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以体育赋能带动乡村振兴为发展的建议》《推动“体育+研学”融合,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她希望通过“体育+”模式,将体育与研学、旅游等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中山,了解中山的风土人情,为“百千万工程”贡献体育力量。
“我希望在更多的学校推广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代为说道,“中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将这些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

黄廉捷:发挥专业所长
激发中山文化资源潜力
作为中山市新阶联副会长、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编辑,市政协委员黄廉捷拥有2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日常的走街串巷中,他凭借媒体人独特的敏锐嗅觉,挖掘普通事物背后的价值,提出具有文化底蕴的建议。
今年,在对古香林寺与香山书院周边环境进行调研时,黄廉捷敏锐地察觉到一些问题:救助站的设置与周边的文旅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这让他深感忧虑。“金钟湖公园是中山向各地游客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如果周边环境不能与之匹配,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那么游客很难真正了解中山。”黄廉捷说道。
于是,他迅速提交了提案《关于提升古香林寺与岭南书院中山市香山书院周边文化美景,搬迁中山市救助站的建议》,推动周边环境的整体提升。提案提交不到半年,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中山市救助站的选址已经完成。”黄廉捷补充道。
黄廉捷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的脚步又触达广袤乡村。近年来,他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担任南朗街道冲口村“文化村长”,加入中山市“百千万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芳草智库人才团队,并为南朗街道农文旅发展撰写调研报告,为南朗街道“一村一书”采写纪实等。
“中山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和华侨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都散落在各个村落,缺乏系统挖掘与整合。”黄廉捷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村庄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但由于缺乏关注和保护,这些文化瑰宝正逐渐被遗忘。
“我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人和力量能够深入到村庄中,挖掘那些被遗忘的文化历史。”黄廉捷说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只有将文化的力量发挥出来,乡村的旅游业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建议,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场馆等方式,将村庄的文化资源展示出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山的文化魅力。对于一些已经形成文学作品的村庄,还可以将文学作品作为“母本”,以多种方式进行“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