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之际,“迎国庆 贺中秋”中山市青少年香山古城写生活动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大庙下举行。30多名9至14周岁的青少年手握画笔,在百年骑楼与传统巷道间,用线条与色彩对话历史,诠释香山文脉的传承活力。

青少年手握画笔,用线条与色彩对话历史。记者 余兆宇 摄
现场,青少年们分散开来,或蹲在骑楼廊道下,或坐在广场石阶上,360度捕捉周边景致。14岁的白钰是西区铁城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在市青少年宫坚持学习绘画七八年的她,将目光锁定思豪大酒店:“这种融合了中西风格的老建筑在我老家广西很少见,特别有味道。”她手持画笔快速勾勒,建筑的飞檐弧度、墙面纹理在画纸上逐渐清晰,线条流畅自然。不远处,几名低年级学生正对着大庙下牌坊认真观察,指尖捏紧画笔细细描摹,从飞檐翘角的弧度到雕花纹路的肌理,将牌坊的古朴气韵与独特形制,细细铺展在画纸之上。

青少年在聚精会神创作。记者 余兆宇 摄
“今天来的大部分孩子有绘画基础,不少作品超出预期,很细腻也很有创意。”带队的美术老师肖国兵表示,因现场写生时间有限,此次采用速写形式,后续会引导孩子们对作品进一步加工,评讲内容也将作为课后作业的启发,让美育实践延续到课堂之外。

美术老师现场点评写生作品。记者 余兆宇 摄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少先队中山市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牵头组织,选择孙文西路步行街作为写生地,既因这里景点集中、文化元素丰富,也便于保障青少年安全。所有完成的作品计划在香山古城公共空间举办专题展览,通过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展现中山的城市记忆与文化自信,推动美育实践与城市文化传播深度融合。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