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9岁的孤寡老人陈某女紧握二审胜诉判决书,泪水盈眶地说道:“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法治救了我!”这位目不识丁的老人曾经因9.9万元借款纠纷陷入绝境,如今在市人大代表梁友明的法律援助下,终于迎来了公正的判决。
这是多年来梁友明履职的一个缩影。梁友明是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是一名执业律师、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副站长。履职以来,他将“以法治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和“法治赋能基层治理”作为履职坐标,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如何通过专业优势与履职实践的深度融合,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生根发芽。
“一跟到底”
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日,中山市南头镇69岁的孤寡老人陈某女颤抖着双手,从梁友明手中接过了二审维持原判的民事裁定书,感动不已。
这一刻,梁友明不仅感受到案件胜诉的欣慰,更体会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用专业能力守护群众权益的深刻意义。
这起看似普通的民事借贷纠纷,背后却是一个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典型样本。
据介绍,目不识丁的陈某女早年将省吃俭用积攒的9.9万元借给同村村民,因对方故意在借条上写错姓名且采用现金交易,借款人事后矢口否认借款事实。
老人多次追讨无果,陷入绝望境地。2025年初,陈某女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南头代表联络站求助。
当天正值梁友明值班。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他敏锐地发现这不仅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更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和司法公正问题。凭借专业法律素养,他当即决定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
案件办理过程充满挑战。由于借条姓名错误、缺乏转账记录等直接证据,案件举证难度极大。
梁友明多次走访当事人所在村庄,寻找当时知晓借款情况的证人,调取相关凭证,并指导老人通过录音等方式固定证据。
在庭审中,他运用专业的法律论证和完整的证据链,最终使法院一审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对方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而梁友明的履职并未止步于胜诉判决。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生活困难,他持续跟踪案件执行进度,并协助老人办理相关手续。当发现老人居住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时,他还主动联系当地住建部门,推动危房改造事宜。

这种“一跟到底”的闭环履职方式,真正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代表担当。
香山号直通车的法治赋能
这个案例只是梁友明履职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律师行业的人大代表,近年来,他充分利用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这一创新平台,将专业优势与代表职责有机结合。
据悉,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是广东省设立的第一个律师行业人大代表联络机构。从2023年9月开始运作以来,该联络站围绕“开展普法,参与立法,关注执法,倡导守法”4大领域,坚持每月采取“线下+线上”、“室内+室外”、“固定+流动”、“接待+活动”相结合方式开展活动。
每月11日和22日是“人大代表接待日”。无论工作多忙,梁友明都会准时出现在联络站,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对于能够当场解答的问题,他耐心解释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他主动咨询相关部门后给予答复;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4年12月底,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律师行业代表联络站累计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走访、接待群众、参与立法、法治宣传等履职活动共97场次,指导和组织代表通过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公布代表二维码、到联络站接待群众、进选区向选民述职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1200多人次,推动解决了100多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梁友明还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律师”的身份,串联起“人大+司法”的服务桥梁,为市民群众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地提供个性化法律咨询服务,让法治的力量渗透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