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于8月15日至19日举行。这场为期五天的文化盛宴中,广东省出版集团展区内的“中山档案方志赠书专区”成为一大焦点。
为使沉睡的档案方志资源“活”起来、“走”出去,深度融入书展文化氛围,中山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联合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设置“中山档案方志赠书专区”,携《中山印记》《档案里的中山》《郑观应志》《中山方言志》《中山村情》等珍贵档案方志书籍,向广大市民免费赠阅。

据介绍,读者只需现场扫码关注“中山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即可免费申领书籍。活动一经启动便引发市民热烈响应,图书很快被扫空,展区先后两次紧急补货。19日,记者在书展现场看到,该专区内的书籍已所剩无几,但仍有不少读者驻足扫码、询问。截至当日下午4时,该展区的赠书已全部告罄,累计赠书近600册。

档案、方志资源走出馆库、走近群众,这份文化共享的努力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共鸣。“这些有关城市的书籍太有意义了!”书展最后一天,带着孩子逛展的市民沈女士趁着最后机会扫码领书,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很注重培养孩子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这些档案方志书籍内容权威,希望孩子通过阅读,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
媒体工作者严女士现场领取了《中山年鉴》《岐江河一河两岸发展简史》两本书,她表示,档案方志长期被视为专业工具书,受众局限于研究者或特定群体。通过书展赠阅的形式能将这些书籍推向大众,市民可零门槛接触权威地情资料。活动通过“扫码即领”的便捷形式,将档案方志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使中山“文化兴城”的根基能在全民共读中愈发深厚。

“一直想找本系统介绍中山方言的书,平时只能在图书馆里借阅,没想到在书展现场还能免费领到。”领到图书的广州游客张先生难掩喜悦,他毕业于语言学专业,对中山方言颇感兴趣,免费领到的《中山方言志》一书,详实记录了中山各区传统方言的资料,让他对当地方言的特征与演变有了清晰的认识。
作为领到该专区最后一本赠书《中山印记》的读者,土生土长的中山人郑小姐表示,这本书承载着中山人共同的记忆,尤其是封面上展现的慈善万人行盛况,瞬间就吸引了自己。“能拿到最后一本书,我特别幸运,回去一定会好好阅读,也会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中山市档案馆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此次在书展上设立“中山档案方志赠书专区”,旨在推动档案方志文化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让“小众”书籍在全民阅读中焕发新“热度”,在档案方志成果共读共享中传承地方文化,为中山“文化兴城”新篇章添上档案方志注脚。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