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中山书展主会场的“悦读百千万 文化兴城行”主题展示区颇具特色。读者们纷纷驻足打卡,与各类展品合影,空气中飘荡着墨香与民乐的交融气息。三名音乐人以古筝、扬琴、小提琴联袂演绎中山籍粤乐宗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色》等作品,悠扬旋律吸引众多读者驻足聆听,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中。

展区内,沙溪凤舞、西区醉龙、小榄陶塑瓦脊等中山非遗实物,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山元素的书籍、文创、音乐作品整齐陈列,全方位呈现城市文化底蕴。记者注意到,由中山日报社设计师朱冬晖手绘原创的作品“中山文化长卷”以非遗剪纸工艺结合板雕形式高高张挂,涵盖中山非遗、名人及地标。工作人员张玉廉介绍,长卷由朱冬晖构思,策展团队联合十余名制作人员加班3天完成,兼具传承感与创新吸引力,成为展区亮眼的文化符号。

展区负责人包凯莹介绍,该展厅占地约500平方米,分“思想引领 香山筑梦”“实践焕新 文化解码”“硕果盈香 文化潮涌”三大篇章。通过图片、音视频、实物、互动装置等形式,系统展示香山古城保护、名人文化传承、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地标建设及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让“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弘德”理念具象化。
近年来,中山文化地标持续更新,中山市博物馆、香山书院等成为市民文化新去处;多部作品斩获中宣部与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彰显文艺创作实力。书香赋能成果显著,展区内“连续17年举办书展”“建成105家香山书房”“读书月成文化品牌”等数据亮眼。文化力量渗透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每个角落,推动香山古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村如“大环”“左步”“南文”的打造。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文化兴城”蓝图正变为现实,中山的文化底气也愈发深厚。“这几年,中山的变化太大了!”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观展时感慨,“作为中山人,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为家乡的建设出份力。”
包凯莹表示,这正是展区设置的初衷——展示近三年“百千万工程”与“文化兴城”的双向赋能,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共书文化兴城新篇章,大家一起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