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家医院启用香港长者医疗券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林燕英 李颖奇 通讯员 黄琳 发布:2025-07-29

继2024年7月18日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为“陈星海医院”)启用香港长者医疗券,今年7月份,中山市中医院也正式开通长者医疗券服务。据统计,目前在市中医院登记建档使用长者医疗券的符合资格人员已超过200人。两家医院提醒,使用长者医疗券的患者需注意预约、就诊、结算等方面的多项要求。

香港长者进行医健通登记。(资料图片)记者 罗杨鸿 摄

我市两家医院可用香港长者医疗券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5年5月2日公布的扩展计划中,新增12间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机构,使试点医疗机构由7间扩展至19间,全面覆盖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5月14日,市中医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签署协议,正式成为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适用机构,与其他18家医疗机构共同为178万名合资格香港长者提供医疗服务。至此,我市共有两家医院获得开通香港长者医疗券服务的资格。

陈星海医院在一楼大堂设立香港长者医疗券接待处(资料图片)记者 罗杨鸿 摄

据了解,使用长者医疗券须满足如下条件:年满65周岁,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豁免登记证明书》,同时还要加入香港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即必须是“医健通”的香港长者。值得注意的是,假如该人士是获入境或逗留准许而获签发香港身份证,而该准许已经逾期或不再有效则除外。

市中医院门诊一楼大堂设置了香港长者医疗券就诊接待处。记者 林燕英 摄 

符合条件的香港长者在市中医院和陈星海医院就医时,都可通过医院的官方微信号、医院门诊一楼大堂香港长者医疗券接待处、自助机三种方式挂号。

就诊前须做身份认证

市中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伍嘉艳介绍,首次在市中医院使用医疗券就诊的患者须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时须出示有效香港身份证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签发的《豁免登记证明书》,同时需登记回乡证号。

市中医院门诊一楼收费处设置了“长者医疗券结算窗口” ,香港长者可在这个窗口使用医疗券支付看病费用。记者 林燕英 摄 

“在做身份认证的同时还要建立或确认是否已开设‘医健通(资助)户口’”伍嘉艳说,如长者已开设,则无须再开户。若长者尚未加入医健通(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须加入医健通才可使用长者医疗券。

仍需注意的是,香港长者在就诊时要主动向医生说明使用香港长者医疗券支付相关服务费用。市中医院提醒,为方便就诊,香港长者可提前24小时在医健通APP申请香港病历,就诊时向医生出示香港病历文件名及提取密码的二维码。

医疗券不适用住院服务

据了解,在市中医院,长者医疗券适用于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特色门诊、健康管理中心等科室提供的预防疾病、跟进或监察慢性疾病的门诊服务。在陈星海医院,长者医疗券适用于支付全科、内科、外科、体检中心、预防保健科、急诊科、口腔科(含牙科)、治未病科(又称“中医科”)、康复科、推拿科、骨伤科、妇科及眼科共13个指定科室、24个专科的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费用。

工作人员为前来就医的香港长者提供指引。(资料图片)记者 罗杨鸿 摄

陈星海医院医务科主任郭珀宏提醒,符合资格香港长者须注意需注意医疗券的不适⽤范围。目前,长者医疗券不适用于住院服务和需预先缴费的医疗护理服务及日间手术程序(如白内障手术、内窥镜检查等);不可以兑换现金;不可以支付雇佣员工或护工费用;也不可以纯粹购买物品(如药物、眼镜、海味、个人护理用品、食品或医疗用品等);此外,医疗券使用者需亲自到院接受门诊医疗护理服务,不可用于支付家人或委托人代诊、配药的费用。

医疗券结算有要求

伍嘉艳透露,香港长者可到市中医院门诊一楼收费处“长者医疗券结算窗口”使用医疗券支付费用。收费处将为长者申报医疗券,但长者须确认签署《医疗券使用者使用医疗券同意书》,并取得《医疗券使用记录》。若在预防保健科就诊的香港长者则可在该科室进行费用结算。

香港长者就诊结束后,到长者医疗券结算窗口即可办理报销。(资料图片)罗杨鸿摄

记者了解到,“长者医疗券”专用渠道支持同时使用医疗券、微信、支付宝、人民币、银行卡支付,但不可与国家医疗保险同时结算同次服务费用。每次使用医疗券不得超过当次医疗服务费用。

市中医院提醒,香港长者若需就诊急诊科,合资格长者在急诊分诊台或自助机挂号后即可就诊。但若首次在市中医院使用医疗券就诊,则需在急诊分诊台登记人员类别为香港长者医疗,同时需登记香港身份证和回乡证号。


编辑  何淼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开展储备土地环境清理与蚊虫消杀
原创 17275人浏览   2025-07-29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GDP增长3.4%
15775人浏览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