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听说过肾结石、胆结石,却无法想象支气管里也会长出石头。近日,黄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少见的支气管结石患者,用精湛技术破解“停不下来的咳嗽”之谜。


▲黄圃人民医院医生团队在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专家袁小玲的指导下,给患者做支气管镜介入手术。(黄圃人民医院供图)
CT影像揭秘
持续咳嗽背后的“隐秘凶手”

52岁的韦阿姨被咳嗽折磨了一个多月,尝试多种药物治疗都不见效。辗转多家医院后,她慕名来到黄圃人民医院。胸部 CT 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其右肺中叶外侧段亚段存在异物,且远端出现阻塞性支气管扩张、肺炎及肺不张。最终,医生明确诊断——支气管结石,这正是让她咳不停的根源。
据了解,支气管结石常继发于肺结核或肺部真菌性感染。肺结核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钙化,在呼吸、吞咽、咳嗽等长期动作影响下,少数钙化灶可能穿透侵蚀支气管壁,形成支气管结石。由于右侧支气管结石更为常见,韦阿姨恰好中招。
手术挑战
5毫米狭窄支气管内“拆雷”

要取出这块结石,难度极大。它藏在深部狭窄的右肺中叶外侧段亚段支气管腔内,管腔直径仅约5毫米,操作空间小得可怜。更麻烦的是,这颗结石活动度大、位置不固定,随时可能滑动。而且,深部支气管壁薄如蝉翼,血管又十分丰富,一旦操作不当,用异物钳直接拉扯,极易损伤支气管壁,引发气管黏膜损伤,甚至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这场手术,就像在血管密布的雷区中小心翼翼地穿行。
面对如此高风险的手术,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专家袁小玲的指导下,制定了周密的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方案,并采取了多项技术手段:一是预置封堵球囊,防患未然。在手术开始前,团队在目标支气管近端预置封堵球囊,如同设下一道安全闸门,若出现意外出血,可立即封堵止血,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二是精准定位,稳中求胜。通过支气管镜反复确认结石位置与形态,医生们精细调整角度与异物钳方向,确保操作万无一失。三是耐心“蚕食”,毫米级操作。由于结石松散易碎,医生采用“蚕食”式操作,每次夹取一小块碎片,并配合冲洗与负压抽吸,确保气道通畅。经过数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将结石彻底清除。
此次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长期咳嗽的困扰,更避免了咯血、支气管瘘等致命风险,彰显了医院在疑难气道疾病诊治中的技术实力。
关于支气管结石
这些知识要知道
虽然支气管结石少见,但危害不容小觑。它多发于老年人,常见症状有反复咳嗽、咯血、咳出结石,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咯石是其特征性表现,多发结石患者更易出现。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大咯血危及生命,还可能出现气管食管瘘、气管纵隔瘘等严重并发症。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专家提醒,大多数支气管结石患者经治疗可治愈,只有少数会因自发大咯血或治疗中出现大咯血而危及生命。如果出现反复咳嗽、咯血、咳出结石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黄圃发布编辑部
编辑:刘楚雅 黄耀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