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谚道: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至,炎热多雨,湿热交织
虽暑气蒸腾渐成常态
却正是万物生长的天时之利
盛夏小暑的热闹
藏在声音里,你听——
壹
唐 ·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贰
元 ·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叁
宋 · 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肆
宋 ·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伍
宋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面对日渐炎热的天气
何处消暑纳凉?
古人的法子素朴且恬适
——蒲扇轻摇,退身山林,或临水畔
陆
宋 · 吴儆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荷花落日照酣红。雨过遥山翠重。
老作宫祠散汉,本来田舍村翁。腰缠三万禄千钟。也是一场春梦。
柒
唐 ·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捌
宋 ·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古人避暑
既有蒲扇轻摇的闲适
也有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愿这些夏日诗词
为你带来一丝清凉
在炎夏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诗意
心静处
自有清风消暑意

编辑:周旖旎
一审:石钟秀 周旖旎
二审:沈 力 郑敏君
三审:杨军波 庄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