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
扑面而来
中山行动了
2月18日,中山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开启AI赋能产业发展、智慧民生和高效政务的新时代。
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赋能专题报告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举行。
会议当天,中山重磅发布《中山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称为“措施”)。这是2025年中山市政府“一号文”。《措施》围绕要素供给、场景应用、产业培育、生态优化四大维度推出17项举措,正式按下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的加速键。

《措施》明确指出:
中山将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建成1个城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
部署10个以上行业应用模型
谋划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园区
打造150个以上人工智能示范项目
开展“AI+制造业”行动、
谋划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等举措
高标准建设中山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
中山全面迎接
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
■01■
强化要素供给
构建智能引擎
《措施》指出,中山将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算法领域研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中山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并依托该中心,为企业、政府、高校等提供算力、数据集、模型等“开箱即用”服务,赋能千行百业。
谋划本地算力中心建设,并结合家电、灯饰、医药等产业区域布局,在产业带周边配套建设边缘算力节点,提升不同工业场景业务处理能力;每年将发放一定额度的“算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训练和使用成本。
加速全光网络、5G-A/6G、低轨卫星通信等建设,通过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到2027年,将建成和部署不少于1000个节点的工业边端智算网络和50万个边缘AI一体机,全面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在数据要素释放方面,中山将通过建设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公共医疗、政策法规等公共数据开放;用费用补贴和表彰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
■02■
深化创新应用
激发产业潜能
中山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配套。《措施》提出,未来三年中山将重点聚焦智能家电、灯饰照明、新能源等“十大舰队”产业集群,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围绕研发生产、仿真优化、人机协作等领域,中山将加快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示范项目;按照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并对带动效果明显、行业影响突出的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
中山鼓励企业聚焦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物流运输等领域,推动智能客服、情感分析、智能推荐、医疗辅助诊断等应用开发和推广,并开展“AI+现代服务业”示范应用项目评选,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分等级给予奖励。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动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的建设。大力培育家庭服务、个人陪护、城市服务、银发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
■03■
加快产业培育
壮大智能经济
《措施》提出,聚焦数学原理、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以及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山将予以资助;大力支持AI赋能中心与智能家居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物联网传感器研发和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推动家电产业从“成本竞争”转向“智能增值”。
《措施》提出,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互促双强,通过鼓励企业建立机器人产品体验中心和应用推广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加强优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引育,围绕全产业链领域引育新势力企业,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并对重点项目和顶尖团队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中山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现有载体打造产业孵化器和集聚区;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给予租金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对经评定的人工智能示范、标杆园区给予奖励支持。
■04■
优化智能生态
铸造创新高地
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措施》提出,中山将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奖励成功引荐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主体,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政策包”;联合高校建设实训基地,培育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成立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中山大力推动高标准行业协会建设,整合产业资源,鼓励各行业协会设人工智能分会;对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活动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各类赛会活动。
投融资服务上,中山着力构建完善体系。设立产业基金,探索投补、投贷联动机制,为早期、小型及硬科技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资助,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贷款,降低企业融资门槛与成本。
中山还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鼓励创新的同时严守安全底线,指导企业大模型备案,监督落实网络安全等主体责任,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措施》自2月2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措施》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面向广大企业公布了中山市人工智能赋能场景机会清单,详细列出了应用领域和负责单位,50个应用场景一目了然,为企业“对号入座”提供便利指引。

欢迎更多的
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和人才
选择中山 ? 创业中山
与中山一起
加快建设大湾区
制造业强市和创新之城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编辑部
编辑:刘姝晗
二审:陈 标
三审:李春媚
素材来源:中山发布
部分图片、表情和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