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9时许,荷兰侨领梁国姿早早抵达第3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的现场。尽管天空飘起了小雨,但梁国姿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喜悦与笑容,手持小旗迎风挥舞,随着队伍缓缓前行,不时与同行的侨领侨胞交流合影,向道路两旁的市民挥手致意。看到眼前热闹的场景,梁国姿的思绪一下子回到37年前。
![](https://zsrbapp.zsnews.cn/api-v2/storage/upload/20250212/OR0yVNzwZI0sTs18wFZJDHgiOGkfdQAJG4ginM0c.jpg)
1988年,在中山一中就读高二的梁国姿,以学校鼓号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敬老万人行。那时候的万人行巡游在晚上举行,天有点冷,加上肩膀上的牛皮大鼓有点儿重,还没起步,手脚已经僵硬了。“然而一起步就全身充满了电。”梁国姿回忆,年纪小有使不完的劲,加上道路两旁的行人热情高涨,笑声、喧闹声、掌声此起彼伏,她不得不更加用力捶打大鼓,生怕后面的队员听不到前方的节奏。鼓声咚咚,队伍一路向前,梁国姿心里也种下了一颗慈善的种子。1989年,梁国姿再次以中山一中鼓号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山慈善万人行。
今天,走在兴中道上,看到许多家庭一家老小结伴参加万人行,梁国姿被这样温馨的画面感染。梁国姿的父母也和中山慈善万人行有着不解之缘。她回忆,首届敬老万人行时,当时任石岐实验小学校长的母亲李英贤,毅然捐出半个月工资。梁国姿记得母亲对她说,“这种活动是中山首次,其他人可能认知不深,但我是校长,必须带好头。”父亲当年则接到单位的任务,负责制作单位巡游方阵的横额。提前好几天,父亲就在家里的阳台挑了两条最细的竹竿,中间用一块长条红布连着,连续几晚不停地刻字、剪字,最后把刻好的金字贴在红布上。1990年,母亲还作为首届中山市十杰市民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面。
![](https://zsrbapp.zsnews.cn/api-v2/storage/upload/20250212/oNYBFxP7giL440mUtBK9GKUv1eZjfrzuCuNf92Vu.jpg)
父母为善不甘后人的行动和精神至今仍然刻在梁国姿的脑海里,她每年都十分关注和支持中山慈善万人行。大学毕业后,梁国姿远赴荷兰留学创业,尔后结婚成家,从当年的一名学子,逐渐成长为荷兰广东总会理事、荷兰中山同乡会会长、格罗宁根中文学校家长会主席,为家乡经济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牵线搭桥。
2018年,为了让出生成长在国外的女儿感受中山慈善万人行的现场气氛,她特意帮女儿请假几天,带着女儿一起参加了第31届中山慈善万人行。她发现,中山慈善万人行的起步点变了、路线也变了,参与的人数增加了,游行队伍由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组成,助兴节目增加许多民间艺术、非遗项目。“走在游行队伍中的女儿越来越兴奋,不知不觉间竟偏离原来安排的路线,拿着摄影机把新奇的、震撼的场景记录下来。”梁国姿说,自此女儿对中国、对家乡添了认同感归属感,对非遗民俗和慈善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荷兰后,每年万人行梁国姿与一家人都守在手机屏幕前观看直播。家乡道路发生什么改变,家乡人的精神风貌如何,巡游队伍有什么熟悉的面孔,万人行活动今年有什么新亮点,他们隔着屏幕都能分辨出来。
![](https://zsrbapp.zsnews.cn/api-v2/storage/upload/20250212/DKYUq0HWNNKjLwmZpd6t5s3kNhWCGrSPncE2IgDc.jpg)
“对于你们每年都走一次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区别。但对于我们来说,每年的万人行就像家乡人民写给我们海外游子的一封家书。”时隔7年,如今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梁国姿带上了德国的合作伙伴亚历山大,邀请他一同感受中山慈善万人行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她继1988年、1989年和2018年参加万人行活动后的第四次万人行。沿途的民俗、非遗表演和市民的慈善热情让这名德国电力工程师目不暇接,连连赞叹。万人行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山乃至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这次回乡,梁国姿还计划带领亚历山大深入了解中山灯饰产业,探讨合作商机,共同推动中山灯饰照明产品走向德国市场。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