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都会问:“医生,我是不是还要做碘131治疗?”
有的患者听说碘131是一种放射性治疗,便心生恐惧,担心副作用太大。
但其实,碘131对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是一道“守护网”,可以清除术后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
那么,甲状腺癌患者什么时候需要做碘131治疗?哪些人可以不做?
今天,钟林堃医生团队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碘131是什么?为什么对甲状腺癌有效?
碘131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的碘元素,甲状腺细胞具有高度“亲碘性”,会主动吸收碘元素。而碘131在甲状腺内释放放射线,精准摧毁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避免肿瘤复发和转移。
简单来说,碘131像“定向导弹”,只攻击甲状腺组织,而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伤。
二、哪些甲状腺癌患者需要做碘131?
1.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患者(分化型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且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对碘131治疗敏感。
碘131主要用于:
- 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清除
- 已发生颈部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如肺部、骨骼转移;
- 肿瘤局部侵犯严重,无法完全切除,或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
手术+碘131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黄金组合”,有效提高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
2. 甲状腺癌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
即使手术切除彻底,甲状腺癌仍可能在术后复发或转移。
碘131可以有效杀灭甲状腺癌转移灶或残留病灶,减少疾病进展风险。
三、哪些情况不需要碘131?
1. 早期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
如果肿瘤直径<1cm,且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通常手术切除即可,不需要碘131治疗。
- 这种肿瘤预后极好,5年生存率超过95%。
2. 髓样甲状腺癌或未分化甲状腺癌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来源不同,对碘131不敏感,因此碘131对这类患者无效。
-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通常依赖于手术、靶向治疗或放疗。
四、碘131治疗的流程是怎样的?
1. 术后首次碘131治疗
通常在甲状腺切除术后4-6周进行碘131治疗,此时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有助于甲状腺残留组织吸收碘131,提高治疗效果。
2. 碘禁食2周
在碘131治疗前,需要低碘饮食约2周,避免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以保证甲状腺细胞“饥饿”,更好地吸收碘131。
3. 服用碘131
碘131的服用方式很简单,大多数患者直接口服。随后,患者需要在病房隔离2-3天,等待体内的放射性逐渐减弱。
五、碘131的副作用有哪些?
虽然碘131治疗较为安全,但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
- 口干、口腔溃疡– 放射性影响唾液腺,可通过多喝水缓解;
- 甲减– 甲状腺组织被清除后,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甲减,需要长期服用优甲乐;
- 短暂恶心、疲倦– 通常为轻微不适,数天内消失。
六、碘131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 保持距离:治疗后尽量减少与孕妇和儿童的近距离接触;
- 多喝水、多排尿,帮助体内多余的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
- 按时复查:术后和碘131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
结语:碘131,甲状腺癌的“定心丸”
碘131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重要武器,能有效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作者简介:
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钟林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钟林堃博士从事甲状腺外科专业十多年,在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如甲状腺结节射频/微波消融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瘤切除术、甲状腺结节微创手术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