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0日,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出版社承办的“香山文化与海派文化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军向新民晚报记者介绍,上海与中山虽然风貌各异,但有着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亟待挖掘、整理、延续。将上海的创新实践和中山的前沿探索相互映照,可以启发新的思路,共同促进两地繁荣。此次座谈会将更好地推动海派文化与香山文化的交流互鉴。
中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江表示,中山深入挖掘香山文化蕴含的无限潜能,不断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上海在推动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惠民,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有许多先行先试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中山市委宣传部、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公司向上大赠送《香山文脉》丛书
新民晚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多位专家在报告中对上海与中山的历史文脉、发展特征和未来愿景做了阐释。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与中山两地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戴鞍钢以《海派文化与香山文化的契合:互动与双赢》为题发表主旨报告。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徐茂明分析了“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廖大伟表示,香山文化曾经一度引领了上海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这其中的许多重要因素值得研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邵建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在香山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胡波以“开心”“开窍”“开启”为主旨,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
在“香山文脉”丛书分享会上,与会专家就丛书的编纂、出版展开了讨论,提出要实现香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竺剑主持。中山市有关单位代表宁全、李衡、王忠、项俊波、陈石磊等出席活动。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