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山市板芙镇深湾村村民苏玉钦感受到新围自然村从“灰头土脸”到重现“赏心悦目”。新修的祠堂、道路、“四小园”和修葺一新的古旧民居让这座位于五桂山脉大环山山脚的百年侨村愈发清雅动人。
深湾村保留较好的古旧建筑有近200座,大多是晚清或民国初期砖瓦结构民居和中西合璧风格的侨房。近两年来,深湾村在板芙镇的支持下,将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中短期规划,在尊重历史风貌、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深湾村古旧建筑进行分期修缮,目前已改造古旧民居57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已成片改造
57间古旧民居
“深湾”这一地名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是板芙镇最早有固定村名的村落,分为深湾、永厚、新围、边冲、果园5个自然村。深湾村党支部书记苏经伟对记者说,深湾村虽然是古村,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已变成半空心村,村里古旧民居较为密集,不少房屋因年久失修,外立面陈旧,不仅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还对村庄风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22年,深湾村就开始着手准备改造古旧民居。村“两委”班子为此调研走访了中山、江门等地,并多次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深湾村三年(2023-2025)短中期人居环境提升计划,对民居修缮进行了整体上的规划和设计,“新围村有25间民居需要修缮,我们对每一间怎么修缮都征求了业主或代管人及村民代表意见。”苏经伟说。
2023年,在板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深湾村借助政府债券资金逐步开展建筑及院墙改造、道路改造、巷道提升及修复、“四小园”建设、高速路口旁建筑改造等工程,共计开展14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整体提升深湾村风貌。在修缮房屋方面,深湾村主要分两期改造,一期主要改造新围片区和永厚村片区。其中,有21间古旧民居由镇文旅公司先租赁,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改造,之后再盘活,发展文旅和新业态商业经营。
苏经伟介绍,在改造过程中,一般谈好一间就修缮一间,优先选择外立面陈旧的房子,村干部会上门与村民或者房屋代管人沟通。村民不理解也是有的,苏经伟记得,耗时最久的一次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屋主对于改造的过程和效果不理解,村干部上门谈了六七次,屋主最终同意施工,“考虑到该村民的老屋在一众民居中很不协调,大家还是下定决心‘攻’下来。”苏经伟说。
经过努力,深湾村已改造57间古旧民居,其中新围间25间,永厚村11间,105国道沿线21间,基本实现了成片改造。
还原历史风貌
“改”出参差之美
站在深湾村新围一街二巷,一座中西合璧的侨房引人驻足,这是一座中山市历史建筑,房屋的主人是一名美国华侨。修葺一新的淡黄色外墙和建筑原有的镂空雕花、色彩分明的装饰画等一起,让这座历经了120多年风雨的侨房散发出古朴雅致的韵味。
在新围村,还有一座广为人知的市级历史建筑——孙中山先生好友马结端的故居,外立面修缮一新,墙上的彩绘经过修复,又恢复了当初的明艳。这些古建筑和周围各个年代修建的民居在一起,见证着村庄的变迁。
苏经伟说,为了还原这些建筑的历史风貌,施工队经过多次比对和调整,尽量还原了当时的墙面颜色和彩绘颜色。另外,在修缮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在保留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协商。“不同年代的民居都是时代的印记,差异化的民居满足了不同年代村民的需要,修缮做到尽量还原历史风貌,让不同风格的民居在一起更加协调、美观,让村庄呈现差异的美。”苏经伟说,改造要呈现房屋的年代感,这才是乡村本来的样子。
拟发展文旅产业
打造文旅品牌
深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进新围村,村口的几棵大榕树苍翠挺拔,新修好的道路向前延伸,不同年代的民居沿着巷道分布,村子很安静,偶尔才有人经过。
村民苏玉钦指着靠近马结端故居的一处“四小园”说,这里以前都长着荒草,旁边的几处房子也很破败,很少有人会走进来。但现在不同了,每天早晨和晚上,住在这里的村民喜欢在村子里走走,“改造后大不同了,道路很干净,熟悉的房屋又恢复了曾经的面貌,感觉很亲切。”苏玉钦说,他的老屋被纳入了第二期改造范围,他非常支持,也很期待改造效果。
苏经伟说,目前深湾村的改造主要集中在新围片区以及永厚片区,将以此为契机,发展乡村文旅产业,通过环山路将两条自然村的资源串联起来,形成闭合的游览环线。目前,21间古旧民居由镇文旅公司租赁,将其改造后活化,依托村内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深湾村文旅品牌。“我们将借鉴两个片区的改造经验,在全村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深湾人居环境。目前已制定方案,将于2025年启动。”苏经伟表示。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