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术后第一天可出院!市人民医院首次开展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发布:2024-10-18

近日,中山市人民医院首次完成了4例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结石去除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均在术后第一天办理出院。

胆总管作为连接肝脏和十二指肠的重要通道,是胆汁传输的必经之路。在胆囊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旦发生结石等病变,可能导致腹痛、梗阻性黄疸,诱发胰腺炎,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

今年54岁的汤先生,因“反复右上腹痛2月余,加重3天”入院,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做了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二区团队在孙强主任的带领下,凭借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历时1个多小时,顺利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出院。

该院普外一科二区主任医师陈天宇手术中。通讯员 供图

孙强主任介绍,传统胆道镜的镜身直径都在5mm左右,需要切开胆总管(取石后需要缝合或放置T管),且无法探查未扩张的胆总管。因此对于胆总管没有明显扩张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的做法是分次手术。第一次行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取石(ERCP+EST),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第二次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目前,超细胆道镜已经升级到直径仅2.9mm,为借道患者胆囊管的自然生理腔道进入胆总管取石提供了可能。”孙强主任说,取石完成后直接夹闭胆囊管即可,无须像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那样放置T管(需放置1个月以上)及腹腔引流管(需放置5-7天),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出院,极大地减轻了手术创伤及疼痛,避免了分次手术,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胆总管结石为继发性,也就是胆囊结石掉落到胆总管引起。随着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10多年来,该科在胡泽民教授、常晓健教授及孙强主任的带领下,针对胆总管结石,经历了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不放置T管)等,通过不断改进,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病痛,加快了患者的康复。秉承“再常规的手术都要做到更好、更安全、更精益求精”的理念,该院普外一科二区应用超细胆道镜,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和病痛,特别是针对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的患者优势更加明显。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