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伶仃洋丨如何借力深中通道助中山沙溪美食“出圈”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付陈陈 发布:2024-06-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沙溪美食应如何承接住这波“流量”,一举“出圈”?6月26日中午,以“大桥时代沙溪行 美食沙溪抢先机”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会在中山沙溪镇荔苑隆都菜馆举行。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会员、中山知名美食博主、自媒体从业人员共3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沙溪美食未来出路,共寻打响沙溪美食IP的“流量密码”。

活动一开始,沙溪美食大咖们纷纷建言献策,表达各自的经营困惑,分享各自的实战经验,现场氛围十分浓厚。“大家要把美食做出差异化、标签化,让游客形成记忆点,例如芦兜粽去哪里吃,金钱圈去哪里吃,柠檬茶去哪里喝,每家店都应该有自己的招牌产品,并且以此为亮点进行宣传推广”“我们可以根据周边地区顾客在社交平台的不同使用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

梁贝琪:
期待中山沙溪美食串珠成链

讨论过后,中山美食节目知名主持人梁贝琪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中山沙溪的美食虽多,但较为分散,建议政府、商家共同想办法将中山沙溪美食串珠成链,让游客们从午饭到下午茶,从晚餐到夜宵,都能够在中山沙溪镇“一条龙”解决。要抢抓深中通道开通这波“流量”,沙溪镇美食协会也可通过政府搭台,组织本土的美食商家前往深圳进行推广,例如举办快闪活动等,主动出击、吸引人气。

“另外,本土美食商家还应考虑到,游客来到中山沙溪之后,能带回去什么?”梁贝琪表示,目前,荔苑隆都菜馆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真空包装的芦兜粽,游客品尝完觉得不错,还可以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无形之中又扩大了中山沙溪美食的传播范围。

高伟贤:
建议制定美食推广五年计划

除了沙溪本土的美食大咖,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港口镇网红创意园区——青玉立坊的运营总监高伟贤。在当天的分享会上,高伟贤根据自身在园区打造、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中山沙溪美食如何“出圈”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他看来,中山文旅是否能借助深中通道通车的流量“出圈”,中山沙溪美食将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如今中山很多网红店都是从中山沙溪走出来的,所以从个体宣传层面来看,中山沙溪的美食商家已经做得十分出色了。但要真正打响中山沙溪美食的名号,“单打独斗”还远远不够。

“我们不仅要定位清晰,更需要政府出面整合、包装、策划,从更高层面凝聚中山沙溪美食的合力。”高伟贤认为,当中山沙溪美食的整体知名度上来后,还要作系统性分析,根据商家的不同特色、风格进行分类、引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叠加,最终产生“1+1>2”的效果。

他建议,中山沙溪可以考虑制定美食品牌推广的五年计划,分步引导商家协同政府打造中山沙溪美食IP。

卢添发:
让“流量”互联互通
打造大湾区“美食门面”

“此次的活动氛围非常好,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中山沙溪的美食商家们努力将‘蛋糕’做大的决心。”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会长卢添发表示,中山沙溪美食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深中通道开通之际,大家与其埋头做自己的推广,不妨走出来,去其他美食店“串个门”“打个卡”,让“流量”互联互通起来,共同将中山沙溪的美食文化宣讲出去,努力让中山沙溪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美食门面”。

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会长卢添发(左三)与活动嘉宾交流观点。记者 付陈陈 摄

林晓颖:
丰富中山美食手账信息
重绘沙溪美食地图

要让中山沙溪美食“出圈”,除了商家的共同发力,政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沙溪镇宣传办主任林晓颖表示,今年“沙溪四月八”节庆活动期间,中山沙溪推出了一本美食手账,选录了51家有代表性的美食店,诗书画合璧,尽显中山沙溪文化底蕴。

今年“沙溪四月八”节庆活动期间,中山沙溪美食手账正式发售。记者付陈陈 摄

记者了解到,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沙溪镇正计划对美食手账信息进行丰富,比如在页面上增加商家的二维码,游客扫码便可获得更多美食信息。

“我们还要重新绘制中山沙溪美食地图,让游客更直观地‘按图索骥’。”林晓颖说,未来两个月,沙溪镇政府还将策划一系列文体活动,期待能携手本土美食商家碰撞出更多流量“火花”。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Cruise tour to enjoy the scenery of the ShenZhong Link
推荐 14053人浏览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