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湖世家:数智融合,推动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蔡伟强 发布:2023-06-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霞湖世家。

随着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趋势在服装产业日益显现。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纺织服装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近日,记者走进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霞湖世家”),感受数字化、智能化给传统服装产业带来的可喜变化。

布料智能传送、衣服自动裁剪、生产流程可视化……走进霞湖世家的智能车间,一条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充满了科技感,高效有序的生产画面让人啧啧称赞。

霞湖世家1998年成立沙溪镇,公司总部占地面积40000多平米,现有员工1000多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公司已成为中国T恤行业研发能力最强、专业化程度最高的T恤服饰企业之一。

据了解,传统服装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过去主要依靠人力生产,这一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产能少等诸多制约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过去的手工操作模式,工作内容单一、操作时间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少的人员愿意从事这份行业,年轻人尤甚,这让服装制造发展受阻。”霞湖世家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探索通过引进高科技设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代替人工,促使部分工序机械化,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2017年开始,霞湖世家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 ,先后购入了智能吊挂生产系统、智能自动裁剪/拉布机系统、MES-ERP系统、智能开筒机等相关智能生产设备与系统,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双结合的生产车间,不断提高服装生产的效率和良品。

据介绍,改造后的生产车间有许多的变化:凭借智能吊挂生产系统,半成品的衣料可以自动传送到工人的操作台,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搬运;同时,整个生产流程可视化实时监控,整个员工计件、生产过程及生产瓶颈一目了然,让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更直观,更有效掌握实时情况,做出更有效的生产调配;通过智能自动裁剪/拉布机系统,把纸样师设计好纸样唛架,传递到机器软件上,实现机器自行拉布裁剪,从而节省生产人力成本,减少噪声。


改造前后的生产车间对比图。

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公司利用MES-ERP系统,通过手机/电脑等联网操作,打通跟单-采购-生产-仓库等各部的业务操作。业务部门电脑端操作录入单据,生产各工序进行手机端扫描,录入各环节节点数据录入,生产计件工资、生产各环节进度实时把控。关键的供应链数据、订单生产进度数据通过上云上平台方式,让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手机或可视化看板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掌握业务情况。


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现场。

“智能设备的投入使公司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30%,让整个生产流程更加顺畅,使服装质量提高了品级。” 例如,使用智能开筒机,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

“企业上云让企业‘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让企业能够活在线上,不仅仅是要让业务上线,还要让管理上线。智能设备的投入使公司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30%,让整个生产流程更加顺畅,使服装质量提高了品级。”霞湖世家相关负责人说,实践证明,通过对服装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企业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未来,霞湖世家将保持做好而不贵衣服的初心,不断加大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的投入,为中山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