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还是家乡菜
近段时间,久居城市的朋友回乡看望年迈的父母,为表孝心每餐亲自下厨,没想到很普通的茄子苦瓜等蔬菜,竟然是美味无比。原来以为是自己的厨艺大有长进,后来才知道是食材好,根本就不需要多少技术,只要炒熟,咸淡合适即色味俱佳。
朋友和我是同乡,家也在农村,那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用农家肥培育起来的蔬菜是真正无污染绿色食品。小时候我就是吃着这些菜长大的,但当时只道是寻常,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离开家乡后,才觉得家乡的菜是那样的美味,尤其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记得刚来到深圳时,好长时间吃不饱。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天去亲戚家蹭饭吃,他家常有从老家带来的菜。那一片片红彤彤,味道浓郁的猪血丸子和香飘满屋的坛子菜让我胃口大开,大快朵颐之余还能驱散淡淡的乡愁。
那时我每次从老家回深圳也必定要带上一些家乡菜,主要是便于保存的腊肉,猪血丸子、榨菜等,家乡的蔬菜虽然好吃却没办法带。后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让我们来去更快捷了,每次回老家车的后尾箱总是塞满了家乡菜,不但有能长时间保存的干菜,还有新鲜的蔬菜。蔬菜通常能吃上十来天,而腊肉坛子菜等则放进冰箱。在感到劳累或失意时,拿出家乡菜来吃,顿时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压力烟消云散,内心无比的宁静和愉悦。而在开心或过节时,叫来三五好友,炒几盘家乡菜,推杯换盏、笑语喧哗,抚慰了乡愁,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自父亲仙逝后,将故乡唯一的家人母亲也接来了深圳,从此便很少回去,家乡的一些事物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变得遥远而模糊。但故乡菜的味道永远不会忘记,它深深地扎根在身体的每个细胞里,是时间冲不淡,距离拉不远,如同烙在了我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在外闯荡多年,也品尝过不少珍馐佳肴,但最怀念的还是家乡菜。
一次在菜场发现有一个湖南店说专卖从老家运过来的菜,让我很是欣喜,忙买了一些回家。炒好后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果然是记忆深处家乡的味道,那久违的味道让我潜藏的思念复燃,竟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眼眶湿润了。自此以后,我成了这家店的常客,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也能吃到家乡菜,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家乡烟火味,最抚游子心。家乡菜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精美无比的外表,只是乡野间最常见的家常菜,那朴华无实的味道,虽平凡清淡,却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怀念的永远是家乡菜。走遍千山万水,最美还是家乡菜。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实习生 袁隽清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