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星座 ⑯ 杨殷:为革命散尽家财、以身许国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8-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从孙中山故居门口行出,穿过几条青石巷,走过几户人家,有一幢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青砖民宅,就是杨殷故居。杨殷故居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经过修葺之后,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山红色旅游景点,而随着建党100周年的到来,这里也成为中山党史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学习。


杨殷故居

丨从小深受邻居孙中山影响丨

孙中山是杨殷儿时的偶像,而同情革命的家庭氛围,也使反清的信念自幼根植于他心中。1911年3月,19岁的杨殷加入了同盟会,在澳门总支部做秘密联络工作,来往于澳门、香港、广州、香山等地以及南洋一带联络同志,收集情况,传送情报。他与三合会、洪门等绿林帮会广交朋友,使他们加入革命势力。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很快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这使杨殷感到耻辱,也感到革命任务远未完成。
1914年深秋的一天,袁世凯的干将郑汝成在出巡途中被革命党人的炸弹炸成重伤,扔出炸弹的正是时年22岁的杨殷。这件事不仅使杨殷名扬天下,也让孙中山对这个小自己整整26岁的小邻居更加器重。1917年,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决定出兵讨伐北洋政权,恢复临时宪法,史称“护法运动”。在这个重要时刻,孙中山特聘任25岁的杨殷为自己的卫队副官,并在大元帅府参处军机要务,当时人称参军处师爷。杨殷在澳门学过少林拳,一般三五个人近不了身,他其实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贴身侍卫。1918年5月,因滇、桂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护法运动”失败。杨殷把孙中山夫妇送到码头。看着偶像孙中山一次次功败垂成,壮志难酬,意气风发的杨殷也陷入迷茫。


杨殷展览馆内,以绘画讲述历史事件。

丨发动省港工人大罢工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杨殷从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改变中国现状的新曙光。在两位好友杨章甫和梁复然的介绍下,杨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经费缺乏,杨殷就把家里的田地房产连身故妻子的首饰都一起卖了,交给组织充作经费。1922年底,受党组织派遣,杨殷赴苏联学习和参观。回国后,他先后深入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佛山制饼厂等与工人交朋友,维护他们的权益。杨殷在兵工厂组织起第一个“工人十人团”,为兵工厂建立俱乐部及工会打下了基础。很快,通过十人团,一串十,十串百,工人们都发动起来了,成立了工人俱乐部,这就是赤色工会的前身。同时,又在兵工厂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秘密的党支部。


杨殷展览馆的展览呈现杨殷波澜壮阔的一生。

1925年5月,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中共两广区委派邓中夏、杨殷等到香港、广州租界沙面,发动工人罢工,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21日,沙面工人也举行了大罢工,两支罢工洪流汇合,共有25万人。而据统计,省港大罢工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不到1000人,而省港大罢工后至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经多达57900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中国临时革命政府,将中共中央迁往广州。根据中央决定,两广区委改组为广东省委,杨殷任省委委员兼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省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主席。杨殷在此后一段时间,化妆成商人奔波于广州和港澳三地,把大革命失败后逃散的党员和工人骨干召集起来,组成3000余人的工人赤卫队,亲任总教练进行训练。起义不是拿着刀枪开干就行,还需要大批经费。杨殷便把自己广州、香港的几处房产卖掉,又回老家翠亨村动员弟弟把家里的50亩良田卖了,全部作为广州起义的经费。

广州起义失败后,不少同志流浪港澳,还有很多遇难家属急需抚恤,杨殷一边稳定大家的革命信心,一边四处奔波做起了善后工作。其实,起义失败导致杨殷遭到了批评和处分,但是他依旧毫无怨言的奔波在一线,不久后他又辗转来到海陆丰,与彭湃一起展开粤东区游击战和土地革命运动。

丨朝闻道,夕死可矣丨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而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有一条对于夺取革命胜利至关重要的隐蔽战线,包括情报、保卫、机要、通讯等工作,而杨殷是党的情报保卫工作重要开拓者之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张道有介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了当年杨殷用于携带秘密文件的夹层箱,这是他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实物见证。大革命运动兴起之初,杨殷注意到情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被聘为广州市公安局顾问时,他挑选培养一批中共党员到广州的要害部门工作,还建立了党在香港的情报交通网。

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与彭湃等一批共产党人在上海被捕。敌人对他们软硬兼施,企图迫使他们屈服,但遭到杨殷等人严词斥责,敌人一无所获。杨殷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宣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被捕后的第7天,杨殷与其他四名同志被秘密杀害,时年37岁。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长贵说:“杨殷的信仰非常坚定,他在被捕之后曾经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对革命的信仰毫不动摇。”


杨殷展览馆门口。

杨殷甘为革命散尽家财、以身许国、义薄云天的革命精神感召着后人,如今,杨殷故居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杨殷故居于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之后,于2002年对外开放。在2006年,杨殷的长女杨爱兰将杨殷故居无偿捐给中山市人民政府,用来打造党员教育基地,缅怀先烈、启迪后人。“杨殷故居已成为了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纪念、继承和发扬先烈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阵地。”张道有介绍,2002年8月12日,杨殷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接待各界观众总量逾50万人次,其中党员干部约30万人次。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图+5/记者 孙俊军 
◆编辑:廖薇
◆二审:张鹏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