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喜‖南粤木棉花(致敬/散文诗)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3-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木棉花

花城广州。

高大挺拔、苍劲伟岸、直冲云天冠状的两棵树,一棵是木棉树,另一棵也是木棉树,矗立在南部战区礼堂门前。   

一夜春雨过后,寒风飕飕,空气清冽。阵风吹来,落英纷陈,数朵木棉花极为英雄地旋转着,飞舞而下,“啪”、“啪”、“啪”甩落到地上,似在酷酷地道别尘世。

每一朵木棉花都呈现着五个花瓣,花瓣形如毽子,花朵中心那一条条淡黄色的花蕊,与鲜红鲜红的花朵相辉映,极富弹性,极具韧性,一副英雄的姿态。

木棉花,英雄花,有着与我的命运息息交汇的缘,悠然间一份英雄情愫在心间荡漾......。

木棉啼血

木棉啼血。

那一年的春天,南中国边境硝烟泛起,点燃了无数中华热血青年爱国的情怀,我走出华东地区中学的课室,随军驻扎在祖国南疆崇山峻岭中的营区。

通讯兵,战场上的“顺风耳”。

红棉啼血的季节,始自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的,28天后,战友们胜利凯旋。

为贯通战区指挥部到一线阵地的通信保障,我和战友们风餐露宿在十万大山腹地,与吸纳着“阳光的抚慰”与“山泉的慰藉”,恣意盛开在漫山遍野间的红木棉为伴。                    

木棉红了

既眺望远处的风景,也不忘记环视身边的景致。

我怀着文人情怀,留意着广州城的前生今世。

木棉花,广州的市花。这既有对木棉花在花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认定,也为祭奠为新中国成立血洒疆场的英雄们。

共和国元年,解放广州最后一战,发生在广州北郊的云台山。1949年10月13日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云台山一夜激战,800余名国民党军被歼,50名解放军官兵年轻的生命长眠在新生共和国的土地上。

那盛开在岭南大地上的木棉花啊,与广州结缘,与市民为伴。

木棉花开

木棉花,淡定中透着坚韧,柔媚中隐现刚强。

一部历史文献电视片《红棉花开》,告诉世人,1925年,广东区委监委——中共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在广州诞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强调党的纪律的严肃性,鲜明的写在飘扬的旗帜上。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27年4月,一片腥风血雨中,中共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历经白色恐怖,10名中央监委委员和候补委员经

受血与火的考验,8名成员为革命英勇牺牲,1名下落不明,无一人叛党投敌。

木棉花开红胜火。

象征着坚定,寄语着担当。你那鲜红的花朵,是英雄的鲜血染就!

你勇于奉献,始终不辱革命者的光荣与梦想;

你历经坎坷,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你激浊扬清,书写着维护党的纪律的壮丽篇章。

作者简介:王景喜,笔名鲁文、王隽。军旅生涯22载,现任职省机关。著有新闻特写集《星光闪烁》、报告文学集《破译生命密码》、人物传记《许世友在广州》(与人合作),并创作有影视剧本。作品多次被中央报刊及新媒体转载,诗文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年选》等。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来稿无错别字,正确使用“得、的、地”;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 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5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5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