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实验小学:围绕“六个好”,共建文明校园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9-08

“同学们好,我是五年级1班的林芷晴,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光盘行动 厉行节约》……”9月7日上午8时30分,中山市实验小学操场上举行了今年以来第一场大型升旗仪式,1700名学生身着统一的蓝白色校服,在操场上整齐列队,认真聆听这段国旗下的讲话。  

近年来,中山市实验小学遵循“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的指导思想,通过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分主题分阶段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增强仪式育人的实效性,并围绕“六个好”的工作目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在传承与创新中增强仪式育人实效性

“我认为厉行节约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能夸夸其谈。”说到节约,活泼开朗的林芷晴总有说不完的话,生活中,她不仅要求自己光盘,见到别人浪费粮食,也会善意提醒。为了这次的演讲,她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引起更多同学的共鸣,推动大家共同参与光盘行动。

校长徐铭侃介绍,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国旗下讲话这一重要仪式教育,每周都会挑选优秀学生分享主题感想,在话题的选择方面,除结合六一节、国庆节等特殊纪念日进行提炼外,学校还会根据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仪式育人的实效性。

“今年6月份开始,我们响应创文号召,以《童心向阳  共创文明》为主题模块,分别组织了《讲规则守规范》《我为创文献一计》(为垃圾分类作贡献)《小手拉大手  文明路上一起走》等国旗下主题讲话,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小小宣传志愿者,真正让创文工作深入人心,自觉内化于心。”徐铭侃说。


▲学生林芷晴。

●以思政课为主要阵地  让德育工作灵活多样 

 近几年来,该校始终将创建文明校园作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文明校园的主体工作,围绕培育初心这一线索,从主题教育、德育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培育学生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会把课程作为最主要的工具,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如道法课、法制课、班队会,这些都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徐铭侃介绍,学校还积极探索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思政”机制,形成了“全员学习思政课、校长上好思政课、家长知晓思政课、骨干研磨思政课、学科渗透思政课、行动落实思政课”的创新改革模式。

为了让德育工作更加灵活,更有体验感,学校坚持每年在校园内开展“五节”活动,如芬芳读书节、智趣科技节、缤纷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和美心育节,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才艺、扬个性、促交流、共成长的舞台。同时,将德育活动推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定位。“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四大研学游主题,包括‘小眼睛看大中山’、‘小眼睛看大广东’、‘小眼睛看新时代’、‘小眼睛看新科技’,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了解家乡建设的新成就,同时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徐铭侃说。

此外,“捡·爱行动”“衣物银行”、“医疗辅助队”、“红领巾志愿服务队”等德育实践项目也已走上社团化、常态化发展轨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体验机会,引导学生“正品行”。

●凝聚多方力量  合力推进校园文明建设

徐铭侃介绍,创建文明校园可以概括为“六个好”,即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思想道德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围绕这六个方面,该校通过党建工作淬炼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立德树人的初心,构建“名特优引路、工作室领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带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我们还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学校的培训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图书馆等活动阵地的建设,利用公共教育资源,把孙中山故居、翠亨新区城市规划馆、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纳入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徐铭侃透露,市检察院、法院、家庭教育促进会、心理健康卫生中心也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在该校教学楼一楼大堂最显眼的位置,写着“学得快乐,玩得聪明”几个字,徐铭侃介绍,这是学校的学风,也是学校“智趣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表现,“学要学得开心,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智趣教育办学模式的深化改革,突出创建文明校园的价值引领和政治导向,努力使创建工作特色与学校发展特色相得益彰”。同时,对照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对比先进学校成果经验,补齐短板,完善弱项,持续深化校园文明创建工作。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3、视频拍摄/记者 黎旭升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