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安阜社区:讲好“一颗果 一条涌 一座亭 ” 的故事,努力绘就民安物阜新图景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蔡伟强 张颖铭 发布:2024-11-21

对于坦洲镇安阜社区的居民来说,“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味着什么呢?是产业发展的蓬勃兴起,让居民的钱包“鼓”起来;是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让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更是顺应民心、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更加和谐稳定。

近年来,该社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的“强镇兴村富民”行动,锚定“强、美、治”三大目标,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讲好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基层治理三个故事,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绘就一幅“安居乐业、阜丰人和”的新图景。

 种好“一颗果” 
 开出“绿色经济”之花 

初秋时节,从香海大桥安阜收费站驶出,深入安阜社区南部的田园地带,一片翠绿映入眼帘。这里,成排的番石榴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树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果实——既有新生的未套袋幼果,也有含苞待放的小花蕾,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

据了解,这些番石榴树并非随意栽种,而是社区精心规划与培育的结果。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并带动村民增收,安阜社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特色水果——番石榴的规模化种植。通过引进种植专家和技术,社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年产值高达700万元的番石榴种植示范基地。

“我们目前拥有300亩的番石榴种植基地,年产量达到900吨,”种植能人陈先生骄傲地介绍,“除了新鲜果实,我们还开发了番石榴果干、番石榴茶等深加工产品,甚至发展了番石榴盆景产业,旨在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番石榴的规模化种植不仅改变了安阜社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据统计,该项目的实施使得园区地块土地租金上涨了30%,并解决了16名就业困难村民的长期工作问题。在繁忙的农忙时节,该项目还能为村民提供额外的20余个临时工作岗位。

番石榴因其柔滑的果肉、甘甜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深受当地居民喜爱。安阜社区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见缝插绿”的生态建设活动,鼓励居民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种植番石榴,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目前,已有400多户居民响应号召,种植了总面积超过10亩的番石榴,使得整个社区绿意盎然,庭院景致更加宜人。

此外,社区还在安阜涌“一河两岸”沿线设置了多个特色番石榴种植展示区,为这一地方特产提供了极佳的展示平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安阜社区的整体形象,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

 治好“一条涌” 
 擦亮“水清岸绿”底色 

今年以来,安阜涌的水质显著提升,令周边居民交口称赞。这条曾经因严重污染而散发恶臭的河流,如今已焕然一新,变成了民众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

“之前,这条河的水质真的令人难以忍受,我们路过时都得捂着鼻子。”居民们对过去的情景记忆犹新。然而,得益于相关部门的大力整治,安阜涌的水环境已得到根本性改善,居民们终于摆脱了河涌臭味的困扰。

安阜社区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多数居民沿河居住。安阜涌流经十六围、三围、安阜、五昌、太昌、三益等六个居民区,不仅承载着居民们的历史记忆,更孕育了深厚的疍家水乡文化。但过去,受工业发展、生活污水直排及缺乏保护意识等因素影响,安阜涌一度水体黑臭、河岸脏乱,引发居民强烈不满。

安阜涌治理前后对比图。

近年来,安阜社区将安阜涌的水污染治理和“一河两岸”环境提升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举措。社区遵循“系统治理、纵深推进”的原则,在控制污染源、清理淤泥、活化水体方面持续努力,并在生态恢复和环境美化上寻求新的突破。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如控制源头污染、清理黑臭底泥、整治河岸环境、修建河堤护栏、打造绿色步行道以及定期巡查保护,安阜涌的水质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一河两岸”已成为社区新的标志性景观。

现在,安阜涌两岸绿树成荫,步道宽敞,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居民们纷纷表示,他们现在可以在河边悠闲地散步、交谈,尽情享受这片美景。“站在五昌桥上眺望,那景色简直让人心旷神怡!”一位居民激动地说道。安阜涌的变迁,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彰显了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

 

 建好“一座亭” 
 拉近“党群关系”距离 

“书记,有空来喝杯茶啊!”“阿姨,早上好,身体如何啊?”在安阜涌边五昌街的凉亭旁,这样的温馨对话已成为居民与社区支部书记之间的日常。近日,随着安阜社区“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一系列“四小园”建设项目的落地,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了环境变化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安阜社区近年来积极响应城市更新号召,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将原本杂乱无章的闲置地、边角地,通过精心规划和整治,摇身一变成为了环境宜人、设施完备的小公园和小凉亭。这些新变化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成为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整治工作初期,面对部分居民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安阜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优势。社区工作人员一方面深入居民家中,通过宣传讲解和耐心劝导,逐步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带头示范,将自家破旧建筑改造成公共休闲设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随着居民们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的跟进,安阜社区的“四小园”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走在社区内,随处可见居民们在小凉亭内聊天喝茶,享受着悠闲时光。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是基层党组织坚持人民至上、深化群众工作的生动体现。

小小凉亭,大大民生。安阜社区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进一步巩固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安阜社区将继续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乡村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18253人浏览   2025-07-07
最高37℃!中山高温橙色预警生效
14678人浏览   2025-07-06
小暑催夏盛,荷香沁满塘
14538人浏览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