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坤||高邮喜鹊(乡域/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张星坤 发布:2024-05-01

甲辰龙年正月初二,我的两个外甥女驱车带我去参观汪曾祺纪念馆。汽车过高邮湖大桥很快就到了珠湖小镇,这里应该离高邮市区不远了。就在车辆驶向停车场前两百米的路旁,在一块半个篮球场大的空地上,黑压压的足足有数百只喜鹊集结在那里,它们像是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集会,我猛然感到全世界的喜鹊都飞到了这里。周围马路上的汽车、行人,对它们丝毫没有影响,我怀疑是我看错了,然而,这并不是错觉,这里的喜鹊早已与这里的环境融为一体了,它们像是得到了通知,早早排队列阵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我的到来。

读季羡林的散文《喜鹊窝》,深深被一位耄耋老人不泯的童心所感动。少年故乡的喜鹊窝深深烙在他的心中,到了北大燕园后,他又一次看见了久违的喜鹊窝,就在自家书房对面的一棵大榆树上,他兴奋不已。“有一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然而又合乎我的心愿,窗外大榆树上有一团黑色的东西,我豁然开朗:这是喜鹊在搭窝。我现在不用出门就能够看到喜鹊窝了,乐何如之。从此,我的眼睛和耳朵完全集中到这一对喜鹊和它们的窝上,其他的鸟鸣声仿佛都不存在了。每次我看书写作疲倦了,就向窗外看一看。一看到喜鹊窝就像郑板桥看到白银那样,‘心花怒放,书画皆佳’。我的灵感风起云涌,连记忆力都仿佛变了样子,大有过目不忘之慨了。”

几年前,我在滁州一家工厂上班。每天要从上海路上经过。一天早晨,我远远地就听见喜鹊喳喳的叫声,循着声音望去,两只大喜鹊像是在吹出操的哨子,不一会儿,四只小喜鹊从铁塔上出来,像是没有睡醒似的,晃晃悠悠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时它们的爸爸妈妈分工了,喜鹊爸爸带着一对喜鹊宝宝向东飞,喜鹊妈妈带着一对喜鹊宝宝向南飞,第一次,大约只飞了大概50米就双双返回原地,接着,它们开始第二次起飞,这一次大概有100米远,在持续三个回合后,它们改成同一个方向,此刻,六只喜鹊已经分不清谁是喜鹊宝宝了,因为它们飞得越来越高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有灵性的家乡喜鹊。

高邮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故乡,依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汪老才思如泉涌,创作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怕是得力于家乡的喜鹊给他带来的灵感。那么,在汪老的笔下,有没有留下此地喜鹊的文字?百度后,我还真的找到了先生早年在《仓老鼠和老鹰借粮》这个小故事里对喜鹊的描述,尽管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汪老对喜鹊由衷的喜爱。

故事是写喜鹊、乌鸦、老鹰分别向仓老鼠借粮的,简单的几个词,就把故事里各个角色的性格和关系写得活灵活现,足见汪老笔力之犀利。比如第一个出场的喜鹊,它向仓老鼠借粮时,对小老鼠的称呼就很友好:“小胖墩,回去告诉老胖墩: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就归还。”从“胖墩”的称呼上可以看出两个信息——仓老鼠长得很胖,因为是守粮仓的。喜鹊很讨好仓老鼠,为了顺利借到粮。第二出场的是乌鸦,称呼变成了:“小尖嘴,回去告诉老尖嘴,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就归还。”语气上有了一点点变化,没有那么友好了,像刁民一般。老尖嘴觉得虽然乌鸦态度不太好,但总还是答应归还的。当老鹰出场的时候呢:“小猫菜,回去告诉老猫菜,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不定归还不归还!”能看出老鹰的霸道,一个称呼“小猫菜”就那么有生趣,老鼠是猫的下饭菜,这样的表达十分有意思。加上“不定归还不归还”的跋扈与嚣张。此处借用汪先生这个小故事,无非想说高邮喜鹊真的要比其他动物聪明一点。

高邮的喜鹊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或许跟这里的地势有关系。高邮湖,又称瓮湖,它就像一只大瓮挂在半空中,故又称悬湖,而流经高邮一带的运河又被称为悬河,言下之意这里的湖泊河道比别处要高。喜鹊生性喜爱居高,它们选择到高邮定居既满足了居高的天性,又能在鱼米之乡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岂不乐哉!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起飞!带你沉浸式体验中山阜沙直升机场
原创 16050人浏览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