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至28日,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新闻摄影采访活动。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烟台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的“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烟台新篇章·全国百家媒体新闻摄影采访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家媒体摄影记者齐聚一堂,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通过镜头记录下烟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篇章。
烟台,这座自古以来文化、经济交汇的城市,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非遗文化、科技创新与生态旅游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绘制出一幅壮美的时代画卷。
此次活动在烟台全力冲刺地区生产总值万亿级城市、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举办,希望通过百家媒体的镜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烟台的现代化风貌和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烟台、投资烟台,共同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中,摄影记者们深入烟台的企业、农村、社区、景点等各个角落,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烟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新变化、新成就。从繁忙的烟台港到古老的烟台山,从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到宜居的乡村社区,从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到海滨风光带,他们用镜头捕捉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烟台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的“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烟台新篇章·全国百家媒体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于2023年12月26日在山东烟台启动,来自中央和省地市县100多家媒体的摄影记者参加采访活动。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由酒文化广场、综合大厅、历史厅、影视厅、现代厅、字画厅、珍品厅、地下大酒窖组成。地下大酒窖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曾经建过 3 次,采用中西合璧的办法,顶部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砖发碹,墙壁用大青石砌成,用舶来品一洋灰扎墙缝,抹墙面,再以三合土填充墙体,使窖体异常坚固。窖体内外还设计了巧妙的隐蔽排水系统。
游客在广仁路前的海边远眺。
广仁路上的雕塑。
▲广仁路兴建于烟台开埠之前,繁盛于开埠之后,是一条见证了许多历史的百年老街,也是一条延续至今的风情步行街。1891 年,驻烟台登莱青道署的道台盛宣怀,在“兼善堂”的基础上,创办了登郡广仁堂,后在该路段西部购地,所处的路定名为广仁路。
一位民宿工作人员在门口笑迎游客。
村民准备清扫路上积雪。
▲高疃镇渡口村积极打造 20 余栋“爱渡农业”精品民宿,在建筑风格上,民宿以砖头、木头、石头三种元素为主体,再配以老物件、木制家具等等,最大限度保留了农村原始风貌,“爱渡农业”精品民宿,均为加固、改造群众闲置危旧房屋建成,时间最久的有 160 年历史。
一位小朋友满载而归。
工作人员在打理和采摘草莓。
▲高疃镇渡口村草莓基地里的草莓博物馆作为网红打卡新地标,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年总收益超过1000万元。在草莓种植上,先后引进国内外新品种草莓,并自行研发培育各种颜色草莓。该基地向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出口草莓,实现了中国草莓走向世界。
村口的设计充满现代感。
村里的民宿。
村里的墙上都是绘画作品。
村民在进行乐器协作练习,为节庆日活动做准备。
村民在瓦片上进行绘画创作,作品售卖给游客获得不错的收益。
▲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依托现有的山水田园风光、自然景观、胶东古宅和红色文化等先天条件,20 多名艺术家绘制壁画 1550 余平方米,开创了烟台地区农村主题原创壁画先河。17 处高标准民宿让百姓实现了“资源”变“资金”,非遗项目八卦鼓舞、民俗胶东花饽饽、黄结疤、扭秧歌等文化活动,赋予了乡村符号,留下了乡村记忆,30 亩大樱桃示范园及合作社让村集体有了收入,乡村振兴变为现实。
刘淑霞刚完成一件剪纸作品。
面艺现场制作。
刘文华展示她制作的草编。
棒槌花边技艺师邹汉珍展示她的作品。
李佳颖在进行钩织心中的作品。
拐枕传承人牟奎霞在现场展示制作技艺。
刘彩虹(红)展示她刚完成的剪纸作品。
柳伯牧在认真地进行葫芦雕刻创作。
徐磊在进行手功刻瓷创作。
▲“山东手造”烟台展示体验中心(栖霞馆)陈设栖霞市 6 大类、40 小类、1000 余种“果都”手造产品,含绘制纸艺吧、烙画雕刻坊、编织布艺居、面艺美味斋、泥塑烧锻铺、茶艺标本馆等展区,同步开设果都手造数字化线上馆。是全省唯一一个同时兼容文旅产业链和电商产业链的手造中心,实现了手造产品的展示体验与旅游、电商、文艺的深度融合。
工作人员的装扮让游客有了更多的民俗体验游。
戏台前欣赏吕剧表演。
游客们在饽饽坊内亲自参与面塑制作。
▲牟氏庄园以民俗体验游带火栖霞冬季旅游,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鼎盛时期拥有房产 5500 多间,现保存厅堂楼厢 480 多间,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也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还有“民间小故宫、民俗大观园”之称。牟氏庄园的民俗体验游活动非常丰富,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胶东特色民俗文化。戏台前欣赏吕剧表演,过一把“票友”瘾;饽饽坊内亲自参与面塑制作,剪纸非遗体验馆在老师教授下剪出一副作品留念,穿汉服游园打卡拍照,体验回到古代的穿越感。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3 年,现拥有员工 20000 多名,47 个生产基地,横跨食用油、调味品、米面等多个行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 150 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 30 万吨,米面年加工能力 50 万吨。全国成立近 300家销售分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公司先后荣获“中国粮油最受尊敬企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慈善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重大荣誉。
初京龙在演示螳螂拳。
初京龙的两名徒弟练习螳螂拳。
▲在烟台莱阳市姜疃镇乡村振兴赋能中心外的广场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的市级传承人初京龙和师兄弟正带着两名徒弟练习螳螂拳。莱阳螳螂拳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带有强烈的胶东文化印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2008年,螳螂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莱阳姜疃乡村振兴赋能中心是姜疃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的核心项目。赋能中心规划建设了乡村客厅、产权交易中心、5G 智慧云平台、7 点创客厅等赋能场景,引入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省乡村振兴服务联盟等 14 家服务平台,在高标准提供 43 项高频公共服务之外,提供产权交易、创业孵化、人才培育、技术转化等 27 个具体赋能项目。
工人在为基地里即将售卖的蝴蝶兰造型。
▲姜疃镇濯村是莱阳市第一大行政村,先后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引进投资 1.2 亿元的北方植物园获评“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投资 1000 余万元,规划建成了占地 70 万平方米的莱阳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吸纳劳动力 3000 多名,年增加劳务收入近亿元。坚持旅游兴村,整合 3000 亩苗木基地、60 万株蝴蝶兰花卉基地、20 万株樱花等资源,连续举办 9 届樱花文化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 400 万人次。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于 2016 年正式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基本资源,以恐龙化石群,莱阳生物群等古生物化石为显著特色,同时包含了白垩纪典型地层剖面、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观光旅游价值。
演员演出前化妆。
伴奏器乐响起,大秧歌扭起来。
游客与演员合影。
8岁的徒孙孙梓琪与59岁师爷爷鞠进东一起练习表演动作。
▲在烟台海阳市凤凰广场,海阳市京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排练、展示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演出、上海世博会巡演、西安园艺博览会巡演、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新春汇演等国内外大型演出。
▲东方航天港指控中心坐落于山东烟台海阳市,依托中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建立而成,是国内单一主题体量最大的体验展馆。依靠着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和专业背景,成为集“发射观礼、航天科普、研学体验”为一体的航天科普体验展馆。共有 6 大展区约 50 余项高科技展项,拥有最前沿的展示设备以及多套针对不同学龄的独创航天课程。
▲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的“耕海 1 号”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项目总海域面积 4646 亩,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唯一试点项目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项目一期平台由 3 个大小相同的、直径 40 米的圆形子网箱组合而成,总占地面积超过 5000 平米,总养殖体积 3 万立方米。二期将传统海洋文化与新时代海洋科技相融合,通过海上科普展厅、VR、AI 等形式,创新打造海洋文化新场景。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