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辉||神湾觅食(美食/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龙辉 发布:2023-06-14

水乡觅食

自从老妈跟四妹到一家饭店吃过饭,就一直念念不忘。这个周末,大女儿从广州回来,我之前已经跟她说好了,等小儿子小女儿调班,加上阿丽的闺蜜从内蒙古过来,我们就开车去这家饭店吃饭。去之前,我跟四妹要了饭店的名称地址,原来它叫志隆饭店,在神湾镇的一个河涌边上。

▲黄沙蚬(图/ 陈龙辉 摄) 

我们沿着古神公路行驶,想不到古神公路变得这么漂亮,就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的底下,一路车少,以前的坑坑洼洼不见了,被平直的柏油路代替了。从沙溪出发大概35分钟就到了这家饭店。

饭店两层楼建筑,楼下大概二十张台,我们到时已经满了,只好上二楼,二楼的规模跟一楼差不多。我们一行五人选了个靠河边的位置坐下,不过一会,二楼也满了,如果来迟五分钟又要等候了。

饭店在村头还是村尾不知道,村里位置大约在神湾和板芙之间。村庄很有水乡特色,沿着排灌的小河,小河一路连着西江,建着一溜的农居。农居也有特色,房屋前面很大的院子,隔一条村路,是放小船和农具的地方,种着黄皮、龙眼等果树。沿着房屋的宽度,从房屋到河边,就是一家人的地盘。这样的分隔很有必要,首先它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方便,毕竟是水乡,水网密布,几乎家家靠船,而路不可能在家的后面,所以这样的布局几乎是所有水乡民居的统一式样。

我们到的时候刚好是晚上七点,太阳快下山的时候。饭店离江边很近,下面就是河,空气都带着浓郁的水乡气息,竟不觉得有半分暑气,和煦的风吹在身上,太舒服了。

先上来一盘豆腐,正所谓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豆腐。第二个菜端上来我眼前一亮,好大一盘黄沙蚬,没有什么配料,只是蒜末,一个个爆开的蚬壳,里面藏着一粒粒饱满的白白的蚬肉,连忙举筷夹了一个,放进口里一咬,鲜,爆汁,那股鲜甜的蚬肉味道不可言喻,正。连吃了四五个我才说:“实在是太好吃了。”“嗯嗯,是的,同意。”同行的几个都一致赞同。

第三个菜送上来的时候黄沙蚬快吃完了,是清蒸杂鱼,有䲞鱼、黄油鲚、跳跳鱼还有几条泥艋鱼,用陈皮切丝,放点葱丝,花生油,䲞鱼清甜,特别是鱼头,特别肥美,而黄油鲚胜在有股香味,肉不够坚实,软软的,跳跳鱼个小,肉实,营养丰富,适合煲汤给小孩孕妇食用,而泥艋鱼肉质粗,胜在香味十足,用盐水浸熟即可。我逐一点评然后讨好地问老妈:“妈,我说的可对?”老妈斜了我一眼:“就你说得对,好像人家不知道似的。”

第四个菜是白灼杂虾,有桂虾,河虾。桂虾肉紧实,清甜,一向是食客们喜爱吃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小小的河虾,各有千秋,各有口味。

第五个是姜葱炒花蟹,这个季节吃蟹主要是吃它的味道,没什么肉,不说也罢。

第六个是花蟹鸡丝肉丸粥,好大一锅,大女儿说只要了个中等分量的,想来五个人吃差不多了吧,谁知道一人两碗才吃了一半。可是真鲜甜,花蟹的鲜,鸡丝的香,加上肉丸里面的芝麻,使那一锅粥的层次有了质的提高。只是实在吃不下了,只好打包回来明天做早餐。还有一个丝瓜炒土鱿,吃不下,退了。吃完了,儿子说:“我好像吃到了花生酱的味道?”

我愣了一下:“那是花生油,他这里的油都是用的花生油,所以特别的香。”

我突然明白了,店家为何总是拉开上菜的时间,第一个菜等客人吃得差不多了才上第二个菜,如果一开始就堆上来,估计吃不下那么多。水乡的菜很地道,很实在,五个人六个菜,最后还打包了三大盒回家。

一买单,得了,四百四十五元,再加两罐大饮料。走的时候我跟老板说,你们的分量太大了,他连说谢谢谢谢,这话听得真舒服。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58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