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晶芳||聊赠一枝春(闲情/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查晶芳 发布:2023-04-12

春来柳丝垂

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江南意象;春来柳丝垂,则是水榭桥边最温柔的明媚。

春天的帷幕刚刚掀开一角,柳便不动声色地绿着。和暖的春风吹过,无数的柳芽便一个个绽开了,如同一个个孩子大睁着双眼,鹅黄的瞳仁里盈满了惊奇与欢欣。

不过数日,丝绦染绿,柳枝渐渐丰盈,嫩于金色软于丝。远远看去,缕缕浅青淡黄,如烟似雾,清光中婆娑着,摇曳着,仿佛稍不注意,就会被风吹散,被太阳蒸融。若有微雨,柳更增一份清灵剔透,纯净如碧波上的亭亭清荷,淡雅柔美,静默中饱含无限情愫。

此时的柳,早已被春风点化成了一架巨大的竖琴,柳枝是琴弦,柳芽便是无数跳荡的音符。阳光下,细雨中,柳时时抚弦,低吟浅唱,且歌且舞。一片塘,一池水,一湖烟,是柳最中意的舞台。青绿的水袖齐齐甩出,水面上波光袅袅,雾气氤氲,柔情千万缕。

身姿婀娜,盈盈而立。“芙蓉如面柳如眉”“杨柳小蛮腰”“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柳,似乎道尽了女子之万般风情。古往今来,一直为人吟诵。

最常见的莫过于以柳寄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长亭外,古道边,将士出征,亲人送远,折尽柳条过千尺,多少不舍与眷念,欲说还休。清江畔,晓风残月,兰舟一叶,落泊书生正酒醒,佳人已隔万重山,唯有岸边柳丝,似已忘却前尘,犹自悠悠拂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客居他乡的旅人,静听夜曲,恍见柳絮满天飞,乡思更如烟,袅袅飘升……正是弱柳丝千缕,诉尽无限情。

深情而柔弱,似乎成了柳的标签。可事实上,柔弱绝非柳韵的全部。无心插柳柳成荫,随意一截柳枝,几乎落地即活,其生命力极强。年幼时,在奶奶家后院里,我就栽活过一棵柳。即便在荒漠边疆,柳亦能撑起一片绿色的大旗。当年左宗棠于新疆植柳三千,人颂曰:“左公柳,路边悠。老皮雄姿青翠久,迎风秀。”婀娜是柳,伟岸亦是柳。哪怕飘飞的柳絮,那毫不起眼的点点柔白,亦是生命的种子,只要有一方泥土,有些许阳光雨露,便能抽枝发芽,再获新生。

原来,柳纤弱的外表下,裹着的是坚韧与刚强。柳条的每一次断裂,柳絮的每一次远行,都是一次涅槃重生。在断裂的疼痛里,在孤独的漂泊中,柳始终高唱着崭新的生命乐章。

陶公爱柳,自号“五柳先生”。每居一处,门前门后必植柳,“密密堂前柳”,“榆柳荫后檐”,柳荫深浓,绿意悠悠。苏轼爱柳,咏其“自有人格风流”“骨体清英秀雅”。丰子恺赞柳,说它枝枝下垂,不忘根本,“最能象征春的神意”。柳之于他们,又岂止仅仅是柳?更是精神高地的寄托,灵魂的升华。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春花不堪寄,还是剪一枝柳相赠吧!柳的意绪,不必多说,看一看,想一想,你就明白了啊。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首个冰淇淋主题文旅景区来啦
15281人浏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