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这边是广州
1
每一次的浪起浪伏,都像大海在呼吸。多少次的浪生浪灭,才有南海的生生不息?这是一个待写的神话。世间多少铮铮有声的誓言,都已消失,在这天荒海老间。
最了解大海的,莫过于船。与南海交往最深的,也莫过于船。
那该是一只多长的船队,才能拼凑起南海的航行史?南海不语。因为,太多过往,像水写布上即写即干的字,无法统计。
在这波涛诡谲的南海上,也曾驶过无数远航的船只。对未知前程的紧张、好奇,消解了航程的寂寞,以及各种无法预测的危机。远方闪光的珠宝奇石,像航灯般,默默召唤它们,并抚慰一路的疲惫。
被中国丝绸反复擦拭的港口,如珍珠般闪亮。一根航线,将它们一一串起。轮回的千年季风,把它们风干,变成一册薄薄的海外贸易史。
史上的繁华与喧嚣,都已归静,于这一汪浩瀚的海水。
2
站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时间节点,贴近历史的回音壁,似乎又听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涛声。
高瞻远瞩的先祖,隔着南海,望见了广阔的市场。从广州始发的商船,一路浩浩荡荡。在这条时光绵延的航道上,史上不少重量级人物,既当船长,又当“补给船队”的队长。丝绸、陶瓷、茶叶、棉布,源源不断,搬上充满异域风情的卧室与餐桌,点缀当地人的时尚生活。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接力下,广州的海上航线越来越长,并由单向变为多向、由线状变到网状。到十五世纪末,这张“网”,已网尽日本、欧洲和拉美的商品市场。
如果,北宋的张择端生活在广州,或许他能画出“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羊城,一定不输《清明上河图》的繁盛。
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多次提及,“蛮子”的商船满世界做贸易。这位遍访世界各地的意大利商人,为广州,也为世人,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凭证。
3
有多少人知道?坐落于南海边的南海神庙,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这座有着1600余年的古建筑,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历史。庙中大大小小的御碑,记载着历代帝王派人祭海的历史。庙西的“浴日亭”中,还立有苏东坡的诗碑。不知这位命运多舛的豪放诗人,面对商船西进的壮举,他是否会逸兴遄飞?
流连其间,恍如同处盛世,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斯人的心跳与呼吸,都因一次心灵的朝圣,得以穿越、相聚。
南海神庙,以其千年不变的姿势,目送一批批满载货物的商船,漂洋过海,西行万里。何其有幸,南海神庙,与其所处的广州,还将亲历一段新的传奇。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州,携手毗邻的兄弟城市,又踏上新的征程。
站在神庙之门,再次回望“海上丝绸之路”,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广州,看到你再次焕发青春。
作者简介:湖南人,现供职于广州某区级融媒体。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青春》《青年作家》《作品》《广州文艺》《牡丹》《当代小说》《短篇小说·原创版》《湖南文学》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有作品收入小说精选和年度选本。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