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母亲(外一章)
落日。群山。
母亲从后山的番薯地,扛着番薯回家,扛回的还有巨大的暮色。
这样的日子,重复着,像生活的重厄,套牢着母亲。
母亲劳作着,被季节牵引,被一株一株庄稼牵引,被沉重的生活重担牵引。
母亲种植着庄稼,种植着一株一株的希望,种植着家的理想和人生的期盼。
母亲种花,种稻,种麦,种果。种庄稼人的生活。
母亲种春风,种夏花,种秋月,种冬雪。种四季诗情。
而生活是一个严肃的话题,重压着母亲。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母亲被一株一株庄稼牧着,被四季牧着,被生活牧着。家乡广袤的土地,就是母亲被生活牧放的牧场。
母亲在年复一年的生活里,扛着家,扛着我们的生活前行,苦和累,她都扛着,尽可能留给我们多一点欢笑和快乐。
母亲的劳作,习惯了被夕阳驱赶,被暮色驱赶,被生活驱赶,母亲是拼尽了全力,前行。
暮色中,扛回家的番薯,成为我们的晚餐,成为我们度过黑夜的食粮,壮实我们的身体,滋润我们生活的理想。
黑夜过去,又一个黎明来临,晨光照在家门口。
晨光中,母亲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
◎父亲把果园开在山顶
父亲在村庄耕耘,他很少离开过像一口锅一样的村庄,山谷里的村庄。
父亲从小就练就耕种的本领,锄、铲、犁、耙,学一样,会一样。
种植、打柴、放牧,父亲用双手扶起青春,走过中年,走入晚年。
父亲用双手砌筑家园,撑起家的蓝天,为我们遮风挡雨,庇护我们成长。
耕耘着,辛劳着。想淘洗命运,改变人生,却被命运淘洗。一生想走出山谷,走出命运这口大锅,却始终没有翻越。
我深知父亲是个犟脾气,从青年到中年,一直在山下耕耘。晚年,他的脾气更犟了。他把果园开在了山顶,从半山家中房子后面,把果树从半山种到山顶上,荔枝树、龙眼树、桃树、芒果树,跟着他,站在了山顶。不惧风和雨,父亲扛着命运,在山顶上耕耘。
他要让新栽的果树,把命运之果结在山顶上。
如今,每一次回家,看到他栽下的这些果树,倍感亲切,又深深遗憾。
从山下种到山上,父亲用一生栽种命运之果,用劳动诠释人生朴素的理念。
看着山上高大的果树,我就觉得父亲不曾离去。这些树,都站成了父亲的影子。
父亲,站得比山更高。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