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
在我眼里,有芒草的地方就有风景。在湘南山乡,芒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虽然常见,但它也能引一域风姿,让看似平凡之处的风景,生动起来。
相信好多人跟以前的我一样,把芒草误认作是芦苇(古称“蒹葭”)。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本地看到的那些芒草,是芦苇并且有时会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美丽的诗句贴附在它们身上。直到有一次,我从网上看到一篇科普文章,才知道自己弄错了。原来,芦苇和芒草主要有这么一些区别:芦苇的花穗蓬松如絮,芒草的花穗线条分明;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芒草的茎是实心的;芒草的叶子呈锯齿状(据说我国的木匠鼻祖鲁班,就是曾被芒草叶的锯齿割伤,从而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而芦苇的叶子没有锯齿;芒草可生长在平地、山坡、水湄等处,而芦苇则是择水而生,不会生在旱地;芦苇的高度一般为2至6米,芒草的高度一般为1至2米。不过虽然芒草和芦苇有以上区别,但它们的外形还是蛮相似的,所以好多人分不清楚。我在网上看到好多芒草的美图,都配着“芦苇”的文字,我想我有必要写篇文章来纠纠错。
相较芦苇大多都生长得比较密集,我们湘南地区的芒草则生长得比较稀疏。我很少在本地见过大片大片的芒草,有时候一处山野之地就只生长着那么几株芒草,而往往就是这么几株芒草也会长得错落有致。它们的疏朗、婀娜别具浪漫风情,能够成就一处原本平凡之地的美景。芒草,它们被太阳照射时显得分外动人,常常成为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们捕捉的对象,也常常成为女士们喜欢被拍照的背景。对于芒草,我是非常喜爱的,因为它们善解人意的出场,我喜欢去的湖边、河边、山野,往往就不会显得那么单调、寂凉,它们以柔简而雅逸的身姿,在天地之间展现出一种白描之美。每当有风吹动芒草的时候,芒草那摇曳的姿态也会摇曳我的心。有次我在东江湖边散步,用手机拍到了一幅湖畔几丛芒草与夕阳下,泛着粼粼金光的湖水的唯美图片,感觉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换成“芒草晚风起,秋江鳞甲生”也相当贴切。有时我会采几根芒草和几枝野花,带回家做成插花,让那盎然野趣诗意我的家。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渐渐知道芒草实用性也很强:芒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净化空气;芒草根是一味中药材,有清热止渴、祛风去痛、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利尿通便等功效;芒草的嫩叶是一种牛、羊爱吃的饲料;芒草叶子是一种天然的黄褐色染料;芒草的茎秆木质纤维素含量高,不但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材料——既可以用来烧水做饭,也可以用于发电,还能用来制造乙醇,而且是一种很好的造纸原料,还可以用来编织绳索、鞋子、席子、筐子、篮子等和做扫把;芒草能适应多种土壤,它们的地上部分被砍除或火烧后,地下的根仍然能萌发出新芽,有利于保持水土,在我国干旱、土壤贫瘠和受风沙威胁的一些地区种植芒草,不仅能提供能源供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芒草,它如芦苇风雅,生命旺盛,我爱它没商量。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