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从诗中可以看出齐白石对徐渭、朱耷和吴昌硕这三位名家的推崇与景仰,同时也传达出齐白石的艺术审美取向。中国画的学习向来重视传承,讲求在传承中出新,在墨润香山——馆藏书画精品展中,黄槐森的《设色花鸟四屏》在传承出新中就颇为玩味。
清 黄槐森《设色花鸟四屏》 中山市博物馆藏
黄槐森(1829—1902),字作銮,号植庭,香山县荔枝山(今属珠海)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官至广西巡抚。工诗,喜绘画,尤善画蝶。馆藏作品中虽然没有黄槐森有关画蝶的作品,但我们从他对花卉与动物的描绘中便可一睹其艺术风采。《设色花鸟四屏》构图别致、设色淡雅,意境幽深。有意思的是,作品款识中写道:“仿新罗山人笔意”“法南田老人笔意”及“仿蒋相国笔法”,不难看出,黄槐森对新罗山人、南田老人和蒋相国这三位大家的艺术极为仰慕。
款识中的“南田老人”即恽寿平,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播及很广。其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曰:“及武进恽寿平出,凡写生家俱却步矣。近曰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充分说明了其艺术风格被大众所喜爱与认同。“新罗山人”即华喦,为清中期扬州画派主要画家之一,其精工山水、人物和花鸟,尤以花鸟画水平最高,他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蒋相国”为蒋庭锡,清朝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其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敷色晕墨,风神生动,得恽寿平韵味。可见,华喦与蒋庭锡的花鸟画风格也同样受到恽寿平的影响,而黄槐森在《设色花鸟四屏》中师法上述三位大家,也说明了他们的艺术风格存在相异性,正是这种“相异性”,为黄槐森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黄槐森的《设色花鸟四屏》在艺术风格上得三家之神韵,但细看其对花瓣的技法运用,其对同时代同为岭南人,创出“撞水撞粉”技法的居巢、居廉的绘画风格亦有所借鉴吸收,配石则吸收山水画中的皴法为己所用。而款识中所说的“仿”,实则是通过学习借鉴,结合本体思想情志的艺术再现。换句话说,就是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法。逸笔草草中尽见画家在艺术表现上的性灵,而这也正是此幅作品的魅力所在。
艺术创作向来追求“和而不同”,“和”很好地体现了艺术的传承性,也反映出古往今来艺术大家对中国画在哲思方面的共通性;“不同”则是要求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吸引着无数画者前仆后继地深入研究,哪怕衣带渐宽亦终不悔,坐着冷板凳,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清 华喦(yán)《桐荫赏菊图》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朱偁(chèn)《花卉四屏》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缪嘉清《梅雀图扇面》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汤贻汾《幽兰在谷图》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玉田《花卉册页》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李培雨《花鸟斗方》 中山市博物馆藏
清 刘长年《墨梅扇面》 中山市博物馆藏
墨润香山——馆藏书画精品展
主办单位:中山市博物馆
时间:2022年8月9日—2022年12月4日
地点:中山市石岐区孙文中路197号中山市博物馆石岐海展厅
◆编辑:吴玉珍
◆二审:柯娴娴
◆三审:赖有生
◆素材来源:中山市博物馆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