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落花至
大厅两盆绿植,远看像树,细看方知是绿萝。绿萝是常绿藤本植物,拥有一项其他科属植物都没有的能力——攀爬,不管是树木还是岩石,只要能提供足够它生长的水分,它就会一个劲向上。不过,于岩石或树木而言,绿萝再怎么付出努力,永远只是沿着攀爬,无法超越。
这两盆绿萝与人身高相仿,叶柄粗长,叶面宽阔披离,气根粗壮且黑,龙爪子一样嵌入花盆中央竖立的柱子上。我总以为,花花草草都是些眉眼清秀的小女子,让人好生怜爱,而这两盆,像驰骋畋猎的女汉子,不同我办公桌上的那盆,花盆碗口大,四五年了,修修剪剪,还是买回来时娇嫩小巧的模样。
大厅里的绿萝花盆很大,白色仿陶瓷瓶,一行青色的字环绕: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后面附小幅简笔山水图。这是盛唐著名诗人刘昚(shèn)虚的代表作《阙题》,后面还有四句: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收录此诗时缺失了诗名,遂将此诗命名为《阙题》,阙同缺,意思是没有题目,不过据考究,原名可能为《归桃源乡》。
刘昚虚是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少年成名,壮年辞官,出游时见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山水风光适宜,决定在此定居,效仿东晋诗人陶渊明,过隐居生活。现今收录刘昚虚的诗11首,其中有一首就是对陶渊明生活的叙述,“《浔阳陶氏别业》: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他在房子四周遍种柳树,并将居所题名为“深柳读书堂”。在他的读书堂四周,柳枝婆娑,柳叶清浅,晴日里荫凉幽映,夜色下月辉映照衣裳。
刘昚虚为人淡泊,诗歌清新空灵,与孟浩然等诗人有诗歌唱和,“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孟浩然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在古代,皇权之下,有才华的诗人很多,贺知章、白居易、高适有幸得以善终。贺知章是全唐诗人中最高寿的一个,终年86岁。白居易少年逢战乱,中年官职不高,以致被贬,晚年时来运转,一路升迁,官至三品,唐宣宗李忱悼念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并赠尚书右仆射,单谥一个“文”字。高适是唐朝书生封侯唯一之人,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王昌龄横遭冤杀,李白身陷囹圄,杜甫艰难沉浮,高适后发而高就,60岁时任刑部侍郎,62岁逝世,追赠礼部尚书。对于高适为人,很难令断,唐天宝3年(744年),李白受唐玄宗赐金归乡后,曾与他和杜甫同游一年。唐天宝15年(756年),李白于永王之乱被泅浔阳,求他相助,不知他是以不救而救的方式,还是不曾相救,最终李白死于安徽当涂。同一朝代的其他诗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26岁入朝为官,33岁被贬邵州,行至半路,加贬永州司马,43岁奉如回京,以为能够云去月来,不料一个月后再次被贬柳州,47死病死南荒。高骈出身世家,曾一箭双雕,有“落雕御侍”的美名,每次临危受命都能功成而归,晚年沉于仙道,死于非命,“人间无限伤心事,不得尊前折一枝”。武元衡去上朝时,在家门口被暗杀。世事沉浮,放眼看来,诗人之中,像刘昚虚一样“急流隐退”,选择“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淡生活的并不多。
我用玻璃茶壶煮姜茶,红枣片、生姜、葛根和枸杞在初入水时,皆浮于水上,文火久煮,静置后冷却,那些曾浮于水面的红枣片、生姜、葛根和枸杞,部分沉于壶底,部分仍在水上。那些不同的个体是经过怎样一番煎熬,才会有的甘于平静,有的仍然坚持最初的模样。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