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为媒结姻缘!中山这个“文明家庭”以书香润家风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2-01-0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在中山市西区街道,有这样一对90后夫妻,因诗词结缘,一家、两人、三餐、四季,生活幸福而美好,他们就是华杭龙和吴昕薇。

在这对夫妻的生活中,诗词就是他们情感的纽带,或是去图书馆阅读与诗词相关的书籍,或是在家中通过玩诗词游戏决定谁来做家务,更或是一起旅游探访古诗词里的名山大川……与诗为伴,乐在其中,诗词成了家庭和美的重要推动力,也让这平凡的家庭生活处处萦绕着良好家风。

●写诗是种浪漫

“一直觉得,写诗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我也终于遇到了属于我的浪漫。”说起自己和丈夫华杭龙相识的故事,今年27岁的吴昕薇脸上满是幸福。那是2019年,初见吴昕薇时,就职于中山海事局的华杭龙就对这个温婉可爱的女生一见钟情,于是偷偷将两人相识的场景以诗的形式写下,取名《初见昕薇》。

正是这首诗,让吴昕薇看见了华杭龙的赤诚,也了解了他的心意。后来两人在相处中发现彼此都喜爱诗词,聚在一起时,常会玩些飞花令的游戏,后来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2020年相伴走入婚姻的殿堂。

最是书香能致远。相识相恋都和诗词有关的两人,婚后小日子也过得与众不同,在洗碗的问题上,双方达成了共识,先比飞花令,谁输了谁就洗碗。在家中,两人还收藏了百余本与诗词相关的书籍,还有不少诗词学习笔记,工作之余两人就窝在家中看书写词,有长假了就外出探寻古诗词中的名山大川,好不惬意。

●在同一平台并肩作战

2020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选拔活动在中山举行,吸引了一大批中山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华杭龙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华杭龙就对诗词十分喜爱。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能背诵几十首诗词,在二年级时学校举行的诗歌背诵比赛中,更是一举夺得“诗魁”称号。之后这种喜好延续到大学,直至结婚。

“最让我激动的是,当我把报名信息发给昕薇的时候,没想到她也报名了。”华杭龙告诉记者,吴昕薇和他一样,与诗词的结缘全都来自家庭的影响。据了解,吴昕薇的父母都是语文老师,从小家里就堆积了不少诗词录音磁带,这让小昕薇耳濡目染地也成为了一个诗词爱好者,对于语文学科更是情有独钟,从小学课本的唐诗到初中课本的宋词,读过的诗书流淌在吴昕薇的血液里,伴随着她茁壮成长。

在顺利通过选拔初试和复试后,吴昕薇和华杭龙开始为北京的节目录制做准备。那段时间,吴昕薇每天中午都会接到华杭龙的电话,叮嘱她背诵一首诗歌,晚上回家考察,而吴昕薇也时常会给华杭龙提炼各种文学常识考点,让他作答。2021年大年初二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期节目如期开播,新婚夫妻华杭龙、吴昕薇以“家庭团”的身份携手登陆百人团的队伍。

●言传身教培育良好家风

现在的吴昕薇,依旧会经常和华杭龙一起看各类诗词、传统文化类节目,也会在闲暇之余参与单位组织的党史知识竞赛或各类诗词、传统文化活动,诗词已然成为了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希望能将我们对诗词的喜爱传递给未来的宝宝,从母胎开始读诗歌给他听,希望能在这种氛围下,带着这颗永远都不老的诗心,一起陪伴着孩子幸福地生活、成长。”吴昕薇表示,对于他们来说,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养道德、培育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造就最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们也将努力追求‘善良、勤俭、学习’的品质,培育良好习惯,热爱这个世界,用好的家风家教成为连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吴昕薇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王蔚然
◆图/记者 孙俊军
◆编辑:唐益 
◆二审:曾淑花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3051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