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张铁林来中山了!”
5月22和23日晚上,由张国立导演、张铁林领衔主演的年度重磅大戏《我爱桃花》将于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该剧改编自金牌编剧邹静之的经典剧本,以“戏中戏”的形式,讲述了两男一女的情感纠葛。
5月21日晚上,《我爱桃花》主演与中山戏迷举办见面会。
见面会现场,演员们畅聊了各自对作品的解读和排演过程中的各种趣事、囧事。张铁林第一个发言,他首先向观众询问:现场有多少中山原住民。原来,他担心这部字字珠玑、京味浓郁的作品在广东会遭遇语言理解障碍。他介绍,这部作品是邹静之先生二十多年前完成的,有意思的是,它给予了导演和演员广阔的创作空间,让每个导演都能发挥自己的创意。而故事本身也可以从多种形态诠释不同的观点,让观众从自己的角度加以解读,产生共鸣。
《我爱桃花》舞台剧照。
”今天来到中山,感觉也像回家。”张铁林表示,担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这些年,他每天戴着草帽、骑着单车去上班,将广东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还透露,因为眼神不好,特别喜欢换灯,所以老是记得,中山这里有个做灯的地方。
“在这部话剧中,大家难得来看皇阿玛走下神台,饰演小人物,出来抓奸了。”张铁林笑道:“它很像日本推理小说《罗生门》,同样是三角关系,我们三个人在台上,既是在演三个现代人,又在‘戏中戏’里演绎三个戏曲人。剧中层次丰富,你要稍微打一个盹,就有可能没看懂。”
饰演女主角偷情妇张妻的高晓菲表示,自己此前看过该剧很多版本,但张国立的这个版本,是在大剧场中呈现,看上去更加唯美。“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我们这部剧中的张婴(张铁林饰)气场太强大,他一上来抓奸,我一转头看到是他,马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实在不敢偷情下去了。”
饰演偷情男冯燕的演员张博表示,诗人邹静之的戏剧中含有很多哲学思辨。如该剧题目:我爱桃花。在古代,“桃花”是贬义词,是桃花劫。张铁林立即在旁插一句:“就是偷情嘛。” 高晓菲补充,该剧剖析了男女之间的孽缘,引发人们去审视复杂的关系。哪怕是在现代,它仍会引发共鸣,感觉就像在说你身边的事情。“很多情侣看了戏以后,要么更恩爱,要么就分手了。” “所以,大家买票时要谨慎啊。”张铁林幽默地温馨提示。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 廖薇
◆文字+/米朵
◆图+1,视频摄制/冯明旻
◆编辑:廖薇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