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硬核”教官王德庆:入选公安部“标兵个人”,带出216名铁骑队员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0-08-18

身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铁骑队”标志性的荧光绿马甲,王德庆急匆匆地从训练场赶回支队机动大队,“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去换一套衣服。”皮肤黝黑、高大强壮的他笑着说。

近日,记者从交警支队了解到,机动巡逻大队教官王德庆入选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名单,他既是交警支队首批专业化的交警教官,一手打造技术过硬的铁骑队,还推敲、制定护卫方案,将援鄂的中山医疗队平安护送回中山。

◆“硬核”教官铸就一支铁骑队

从小怀揣成为一名警察的梦想,王德庆于2000年入警中山公安交警支队,现任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同时担任交警支队警务实战类和铁骑练兵类教官团队负责人,马路上帅气逼人、能胜任各种任务的铁骑队由他一手“练成”。

“去年4月,中山交警铁骑队正式成立,队伍选拔、岗前实战练兵的任务就落到了我身上,这是不小的挑战。”王德庆介绍,铁骑队专用的警卫摩托车从0到100公里/每小时的加速只需3秒,这对骑手的心理、体能和技术都是严峻考验,因此,队伍成员选拔非常严格。“而且,培养出一名合格的铁骑车手需要3个月左右,首批通过严格考核的铁骑成员共有40名,都不具有相关经验。

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中山交警队伍的‘轻骑兵’,我下了一番苦功。”王德庆告诉记者,从理论训练到特技驾驶,铁骑车手都必须烂熟于心,“不过,对于铁骑队员而言,最困难的还是将倒下的警卫摩托车重新扶起来。别小看这一简单动作,一辆车的重量高达720斤,他们在训练中需要多次重复这一动作。”

此外,王德庆在铁骑队伍的培训中始终坚持“服务实战”的目标,钻研出一套包括装备携带与使用、特殊车辆护送开道等在内的“交警实战技战法”。“对于路面执勤的交警而言,他们往往会面对情况复杂、对象多样的突发情况。但是,有了交警实战技战法的指导,执勤交警就能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难题。”王德庆说。在他的训练、考核下,目前已有3批共216名铁骑队员投入到岗位工作中。

◆反复推敲确定方案,护送援鄂英雄归来

据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山交警铁骑队参与多项安保、专项整治行动,处处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

“今年3月,我们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驰援湖北开展抗议工作的中山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即将返回中山,我需要带领机动大队的40名铁骑队员为他们护卫开道。准备的时间仅有48小时,我立刻率领队员展开行动。”王德庆介绍,从广州南站出发,铁骑需要护送中山医疗队的队员平安返回三乡温泉,这段路程长约97公里、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对路线进行了多次考察,既要明确运输车等大型车辆较多的危险路段,以最高标准保障中山医疗队的安全,也要在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合理疏通车辆。由于天气情况不太理想,我们还提前做好了几种预案。”王德庆自豪地说,通过反复推敲护卫方案、多次组织队员开展实战训练,最终实现了以“最高规格、最高礼遇、最高标准”迎接车队返回中山的目标。

作为交警支队首批专业化的交警教官,王德庆于2019年被聘为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也组建起一支20人的教官小队,引领交警支队的队员朝着专业化、一警多能的方向发展。“能够入选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名单,我感到开心和自豪,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认可。警察是我深爱的一项事业,我必定会一直坚持下去。”王德庆说。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实习生  袁嬿淇 通讯员 刘洪希
◆图/记者 受访者提供
◆视频摄制/见习记者 陈晨
◆编辑:唐益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006人浏览   2025-07-17
原创 13838人浏览   2025-07-17